震荡行情下,同业存单基金为何成为新晋“网红”?
近段时间以来,股债市场震荡加剧,投资者对于稳健型产品的需求愈发高涨,与低风险偏好诉求相契合的同业存单基金得到市场的广泛关注。
首批同业存单指数基金发行已满一年,因其相对稳定的收益率和规模,被不少投资者称为今年的新晋“网红”产品。
同业存单基金受到投资者欢迎
从2023年各银行主打产品的特点来看,同业存单基金更受欢迎,主要是同业存单基金的风险和收益水平介于货币基金和短债基金之间,兼具流动性和稳定性优势,可满足低风险偏好、灵活配置需求的投资者。
中国银行研究院博士后杜阳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银行主推同业存单基金主要有两方面原因,第一,同业存单基金属于低风险产品,更符合当前投资者的风险偏好;第二,2023年是现金理财新规正式实施的第一年,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收益率降低,银行通过推出同业存单基金等低风险高流动性产品,可以有效承接这部分理财需求。
“展望后市,预计同业存单基金热度仍将延续,同业存单基金规模或将继续保持稳健增长势头。”杜阳接受媒体采访时称。一位银行理财经理坦言,“经历了市场调整,风险低、收益稳定的产品成了追求稳健收益的投资者的首选,近期购买低风险产品的客户逐渐增多。”
杜阳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银行主推低风险稳收益产品,主要受居民相对稳健的金融需求影响。一方面,居民投资理财的避险情绪仍处于相对高位,低风险稳收益产品仍然是当前阶段大部分投资者的首要选择;另一方面,资产管理全面进入“净值化”新阶段,居民风险与收益相匹配的投资理念仍在转变过程中,通过大量发行低风险稳收益的资管产品,更利于这一阶段的平稳过渡,可以有效降低非理性赎回情况发生的可能性。
首批6只产品2022年内平均收益率1.97%
2021年12月3日,南方、富国、鹏华、中航、华富、惠升6家公募旗下同业存单AAA指数基金作为首批获批产品同步开售,距今已有一年多。
同业存单AAA指数基金2022年的年内收益率较货币市场基金更具优势。据中证指数官网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2月2日,中证同业存单AAA指数自2022年以来的收益率为2.23%。得益于跟踪指数的上涨,同业存单AAA指数基金的业绩表现也呈现较稳定的增长趋势。
据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2月2日,鹏华中证同业存单AAA指数基金2022年以来的收益率为2.21%,领先其余产品。同期,富国基金、惠升基金旗下中证同业存单AAA指数基金的年内收益率也超2%,依次为2.17%、2.05%。此外,南方基金、中航基金、华富基金旗下产品成立至今的收益率也分别达1.96%、1.72%、1.7%。整体来看,上述6只产品的年内平均收益率为1.97%,超越截至同期货币市场基金1.66%的年内平均收益率。
除首批6只产品外,部分在年内新成立仅半年左右的同业存单AAA指数基金也实现了超1%的收益率,在同类产品中表现突出。例如,成立于2022年6月6日的景顺长城中证同业存单AAA指数,截至2022年12月2日的收益率已至1.1%;另外,在2022年5月成立的国泰中证同业存单AAA指数、平安中证同业存单AAA指数,以及2022年6月成立的万家中证同业存单AAA指数成立至今的收益率也分别达1.06%、1.04%、1.05%。
同业存单基金将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对于同业存单基金的发展前景,中信证券债券首席分析师明明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现金理财新规后出现了现金理财规模大幅压降的情况,作为替代品的同业存单指数基金年内乘机扩容。短期同业存单指数基金收益率不及预期主要是因为成立时间较短,票息收益较薄,市场环境导致难以获得资本利得收益;但长期来看,收益较货币基金仍将具有较大优势。同时,同业存单指数基金风险仅比货基略高且费率低廉,仍旧具有较大的市场空间。
东吴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李勇接受媒体采访时认为,同业存单指数基金风险收益特征介于货币基金和短债基金之间。随着个人养老金加速落地,处于低成本和安全性的考虑,部分风险偏好较低的资金在债券资产配置中或将优先配置同业存单指数基金。目前发行的同业存单指数基金对1年期成分券、AAA级同业存单需求更大,未来将推动同业存单期限利差减小,信用利差增大。
展望后市,百嘉基金董事、副总经理王群航接受媒体采访时认为,同业存单AAA指数基金将会有较好的发展前景,存单作为债券市场的一个类别,持有期价格大幅调整的概率较小,收益较为稳定。另外,债券市场经过2022年11月中下旬调整后,目前存单收益率处于相对高位。再者,存单收益率与回购利率有较高的息差,隔夜回购利率通常在1%至1.5%,而目前AAA股份制行6个月存单收益率约2.4%,息差较高,可充分利用杠杆增强组合收益。(整合自证券日报、北京商报、深圳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