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头部基金经理离任!年内283位基金经理变动,工银瑞信居首

2022-11-24 17:28 中新经纬阅读 (51289) 扫描到手机

近日,工银瑞信基金连续发布多份公告,该公司管理规模超200亿元人民币的基金经理袁芳,离任了5只在管基金,其中3只由同事修世宇、鄢耀、杜洋接任,另外2只则由原来的搭档继续掌管。

袁芳的离任原因是“工作调整”,虽仍在工银瑞信基金工作,但今后的职位暂不得而知。2022年以来,基金经理离任现象颇受关注,数量已是居高不下,截至今年11月23日,今年以来共有125家基金公司的283位基金经理离任。

200亿基金经理袁芳离任

资料显示,袁芳拥有超过15年的证券从业经历,于2011年加入工银瑞信,后担任权益投资部投资副总监、基金经理。2015年12月30日,她开始担任工银文体产业股票的基金经理,这也是袁芳的代表产品。

从2019年开始,工银文体产业股票A的规模快速壮大,2020年和2021年都维持在百亿元。不过,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工银文体产业股票A的资产净值降至约82.50亿元,C类份额的资产净值约为2.21亿元。

袁芳任职以来,工银文体产业股票A的业绩表现不俗,任内总回报达226.69%,同类排名为3/147。但是,今年以来,该基金的回报情况较差,年内回报率为-22.23%。

另外,工银文体产业股票虽然名为“文体”,但由于这几年相关行业表现较差,因此,与不少同类题材的基金相似,它们投资的股票也是五花八门,被外界质疑存在“风格漂移”的嫌疑。截至2022三季度末,工银文体产业股票前十大重仓股分别为:保利发展、安琪酵母、青岛啤酒、泸州老窖、中航光电、伊利股份、宁德时代、药明康德、海康威视、锐科激光。

袁芳离任工银文体产业股票后,由工银瑞信研究部总经理(牵头权益投资部工作)、基金经理修世宇接任。修世宇有15年的工作经验,于2012年加入工银瑞信,只是,修世宇实操的基金产品并不多,在2014年10月至2018年2月管理过工银瑞信高端制造行业股票,任内回报为-1.20%。

自2017年6月起,修世宇还与另一位基金经理共同管理了工银瑞信工业4.0股票,只是该基金收益表现并不佳,在2018年12月就进行了清盘。该基金在修世宇任内回报为-25.10%。2022年8月22日,他再度担任工银瑞信高端制造行业股票的基金经理,9月9日又开始管理工银瑞信稳健成长混合。目前看,这两只产品的收益不佳,但由于时间较短,未来走势仍需观察。

封闭期产品变更基金经理引争议

另外4只产品中,工银科技创新混合和工银高质量成长混合是袁芳与其他基金经理共同管理的,袁芳离任后,继续分别由胡志利、李昱管理,截至今年三季度末,这两只基金的管理规模分别约为8.56亿元、13.77亿元,工银科技创新混合在袁芳任内回报为78.04%,工银高质量成长A、C在其任内回报为-4.60%、-6.43%。

此前由袁芳单独管理的工银圆兴混合和工银圆丰三年持有混合,分别由鄢耀、杜洋接任。这两只产品的规模较大,截至今年三季度末,管理规模分别约49.75亿元、68.77亿元,袁芳任内回报分别为29.78%、-31.91%。

5只产品中,工银圆丰三年持有混合不仅是袁芳任内回报最差的产品,而且由于产品封闭期未结束就更换基金经理也受到关注。工银圆丰三年持有混合成立于2021年1月13日,到目前为止存续了22个月,距离首轮持有期结束还有超过13个月的时间。

市场有声音认为:投资者可能是冲着基金经理的名气购买了这只产品,如今封闭期未结束就更换基金经理,是否有失公平、对投资者不负责?对此,一位不愿具名的基金行业资深分析师对中新经纬表示,基金经理变动是行业活力的体现,是行业常态,封闭式基金也一样,投资者应该正视。

“该基金的募集是不是以基金经理为噱头来进行,如果是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误导投资者的行为,对投资者不公平。如果没有,也就是说投资者不是奔着基金经理而来,那么基金经理变动本身就是中性的。”他建议,基金公司在产品募集时应当淡化对基金经理的宣传,并建立更好的用人机制和激励机制稳定投研队伍。

对于封闭式基金基金经理的变动,有基金经理建议修改持有期基金规则,如果持有期基金的首发基金经理离任,可以给投资者赎回机会。不过,上述分析师并不是很认同这种观点,“投资者投资该基金看重的是什么,或者这个产品的募集建立在什么基础上,是公司投研文化和团队实力,还是产品的风险收益特征,又或是基金经理的个人素质?如果是基金经理的个人素质,上述观点就是对的,否则不一定对。”

他认为,一个行业的发展应该建立在业务模式、机制、综合实力上,而不是具体一两个人的超强能力。

工银瑞信离任人数靠前

袁芳不再担任上述产品基金经理的原因是“工作调整”,这意味着她并未离开工银瑞信。但有媒体认为她有离职倾向。

有如此推断,与2022年以来公募基金经理离职潮现象有关,工银瑞信基金在今年就有多位基金经理离职。2011加入工银瑞信的王君正,在今年9月10日卸任了两只产品的基金经理职务,彼时的离任原因是“公司安排”。到9月24日,王君正又卸任4只产品的基金经理,原因变成“个人原因辞职”。工银瑞信基金今年离职的基金经理还有赵宪成、闫思倩、游凛峰、黄安乐、农冰立、王鹏。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1月23日,今年以来共有125家基金公司的283位基金经理离任(注:不排除离任基金经理还在本公司担任其他职务)。其中,工银瑞信基金目前在职基金经理有55人,今年已离任9人,离任数量位居各公司之首。另外,嘉实基金、博时基金、金鹰基金、广发基金今年离任的基金经理数量分别为7个、7个、6个、6个。

招商证券称,从历史来看,公募基金经理离职人数总是伴随着牛市行情到来而逐步推向高潮,2007年、2015年基金经理离职人数的阶段性高点都验证了这一事实。2016年以来,随着大盘、价值风格回暖,公募基金整体业绩大幅跑赢市场,基金经理离职数量逐年增加,2021年达322人,超过2015年创历史年度新高。

改换门庭的基金经理们,不少都选择进入私募行业,今年以来,就有董承非、崔莹、周应波等多位明星基金经理相继离开公募,创建自己的公司或加盟私募平台。

监管层正在加强对公募基金经理的管理。根据中国证监会于今年5月20日发布的“关于实施《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监督管理办法》有关问题的规定”,公募基金管理人应当建立员工离职静默期制度,对知悉基金投资交易等非公开信息的岗位人员设置一定期限的离职静默期,基金经理等主要投研人员在离职后1年内不得从事非公募基金投资管理等工作。公募基金管理人应当建立实施薪酬递延支付和追索扣回等制度。该办法强调,追索扣回的规定同样适用于离职人员。

招商证券认为,离职静默期静默期由之前的3个月延长至1年,提高了“公奔私”的门槛,追索扣回制度适用于离职人员,也意味着公募离职的人员有可能被要求退回奖金。可见,监管颇为关注人才流失等问题,为了促进公募基金行业健康发展,对基金经理离职的限制和约束愈加严格,有助于促进行业的人才稳定和长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