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口调查 丨文具刺客在左,中报失意在右,“晨光”们该走向何方?

2022-09-02 07:13 大众报业·风口财经阅读 (47160) 扫描到手机

风口财经记者 吕华

  开学第一课,文具市场先上演“魔幻一幕”。

  近日,#一支中性笔卖55元#的吐槽声还未消停,#文具店爆满#的话题又引发热议,不少家长反映:陪孩子买文具,文具店人挤人,都没有地方排队。

  如果把时间轴拉长来看,热闹的也不只有消费端。据企查查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新增文具相关企业214.96万家,同比增长66.57%,仅2022年前半年,我国新增文具相关企业已接近140万家。

  局外人争相入场,局内人的日子就真的好过吗?八月底,晨光股份公布了2022年半年报,企业上半年赚了5亿多,净利润却同比下降20.65%,行业龙头仍然处于增收不增利的状态;今年三月份,曾占据全球60%市场份额的南栅国际文具宣布破产,引得文具行业一片唏嘘。

  两厢对比喜忧参半,那么问题来了,卖文具到底算不算是一门好生意?

门槛低、需求大、见效快,入局者多,得意者少

  9月1日开学第一天,记者连续走访了多家开设在学校、社区、商圈周边的文具店,无一例外,店内顾客寥寥无几。

  “生意好坏得分时候。”一家开设于李沧某社区周边的文具店店长张先生向记者解释,开学前夕,张先生的店内的确有过相当不错的客流量,选购新学期文具的学生和家长曾一度排满长队。“赶上开学季,生意自然要比平时好一些。”张先生表示,但更多时候行业仍充满着不确定性。

  今年三月份突如其来的疫情影响,让青岛市中小学生上半年在校时长缩水了近一半,学生们的上课时间仅有以往的四分之一,而文具作为课堂刚需,也随着网课的普及退居二线,文具生意深受其害。

  大环境不理想,并不是所有店家都有运气躲过一劫。记者注意到,在张先生店铺的百米开外,一家原本经营多年的文具店已悄然倒闭,新的文具店招牌正在挂起。对于频繁更换的邻居,张先生颇感无奈:“关了又开开了又关,大家都苦于疫情久矣。”

  一条街的现状,也许正是一个行业的缩影。

  中国被认为是世界最大的办公用品消费国之一,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增加的居民现代、化办公用具需求,营造出潜力巨大的文化用品市场。据共研产业研究院预计,2021年中国办公文具市场规模达611.0亿元,较2020年增加了31.40亿元,同比增长5.4%,2022年中国办公文具市场规模将达到644.1亿元。

  蓝海巨大,资本争相入局。据企查查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新增文具相关企业214.96万家,仅2022年前半年,我国新增文具相关企业已接近140万家;但与此同时,2021年我国注销、倒闭的文具相关企业也高达近30万。

  以行业巨头晨光股份为例,2019年晨光文具在全国拥有35家一级合作伙伴、近1200个城市的二、三级合作伙伴,超过8.5万家零售终端。但到2021年报中,零售终端数值已缩减至8万家。

  “文具行业门槛低、技术含量低,需求大,见效快,导致参与的企业很多,但是做大的企业却很少 “在文具行业从业三十多年的苏小(化名)总结道。

不卖文具卖IP,终究治标不治本

  苏小所言不虚,近日,晨光股份以一份并不理想的半年报,将“寒气“传递到了整个行业。

  年报显示,晨光股份今年上半年营业收入84.33亿元,同比增长9.7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29亿元,同比下降20.65%;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4.84亿元,同比下降21.01%。报告期内,公司传统核心业务营业收入较去年同期减少12%,新业务营业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34%。

  通过这份财报来看,“文具”已经不再能够精确概括晨光的业务。超过8万家使用“晨光文具”店招的零售终端业务,为晨光股份的传统核心业务,零售大店业务九木杂物社、晨光生活馆和办公直销业务晨光科力普则为新业务。而报告显示,传统核心业务营业收入同比减少12%,新业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4%。

  一减一增之间,不难猜出晨光股份对新业务发展寄予的厚望,8万家“文具店”的故事,终究是讲不动了。

  单纯卖文具真的不赚钱吗?答案也许是:是的。

  “受疫情影响,原材料比之前贵了好几倍。“苏小坦言,文具行业本就是薄利多销,受疫情影响,无纸化办公、教学逐渐得到推广,更多业务转为线上办理,” 成本升高,销量下滑,现在别说是赚钱了,能不亏钱都算好了。“

  囿于行业寒冬期,厂商们开始寻求更多溢价能力,IP联名、潮牌合作、跨界、授权……成了众多办法中的最优解。近日,话题“一支中性笔卖55元”登上微博热搜,网友吐槽归吐槽,对于企业来说,这不失为一种自救的方式。

  记者走访调查中发现,如今文具盲盒已不再是各大小文具店的新鲜事物,各个文具店均有多款与动漫IP联名的文具产品,以中性笔为例,单支价格在5到10元不等。“文具授权已经不算一件很特别的事情,厂家也不会拿了授权就抬高价格。“奥飞娱乐品牌授权总监李敏娜向记者解释,产品想要更高的溢价,还需别的噱头。

  诚如李敏娜所言,不少品牌在IP盲盒之后,已经变换花样推出了限定版礼盒或概念版、特别版套装,价格自然也更高一些。如备受网友诟病的55元中性笔,则是晨光文具特意为航海迷们准备的独特设计黑金系列。

  “无论是IP的赋能,还是包装形式的花样百变,终究只是锦上添花的作用,企业要想脱胎换骨,自身还需下硬功夫。“李敏娜认为。

B2B成行业自救指南

  文具行业正在经历一场变革,从各巨头们的半年报中不难看出端倪。

  先来看晨光股份,在2021年的营收构成中,传统核心业务依然是晨光的主力,实现营收约88.8亿元,同比增加17%。但这个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是行业增长所带来的。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1-12月,文体用品制造业2673家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完成营收3778亿元,同比增长15.84%。

  到2022年半年报中,新业务营收已经占据总营收的56%,其中,仅办公业务“晨光科力普”就达52.38%,占比超过一半。根据财报,科力普是B2B综合电商平台,提供智慧办公及MRO(生产辅料采购)解决方案。目前覆盖全国31个省市的客户服务网络,现服务于政府、金融、央国企、中间市场、MA(世界500强)5大类超6万家的各类客户,为客户提供一站式采购服务解决方案。

  至此,晨光股份有了较为清晰的商业模式:重点发力B2B办公业务。

  而作为B2B办公物资领域的“领跑者”,齐心集团也已经证实了该商业模式的成功。齐心集团半年报显示,公司2022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8527.12万元,同比增长18.69%。

  在数字化采购浪潮中,齐心集团B2B业务依托数字化运营平台,聚焦政府、央企等优质大型客户,深挖客户业务需求,拓展MRO、工会福利、营销物料等较高附加值业务,储备订单规模亦稳步增长,上半年实现营收41.39亿元,净利润11878.23万元,净利润同比增长超50%。

  如今,齐心、晨光、得力等多家企业已经提出将B2B作为核心战略方面持续发力方向,在2C电商已经趋于成熟的情况下,将展开巨头们在B端的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