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口观察 | 鲍威尔发出最强“鹰” 不影响中国货币政策走向

2022-08-27 09:28 大众报业·风口财经阅读 (31978) 扫描到手机

       风口财经首席记者 刘晓

  在全球央行年会上,美联储主席鲍威尔释放了鹰派信号。

  自8月26日开始,为期三天的的年度全球央行年会在美国怀俄明州的杰克逊霍尔举行。和往年一样,投资者非常看重这场主要央行高层聚集进行经济和政策交流的会议,也被视为下半年央行们主要政策路径的引导。

  鲍威尔在会上表示,美联储不会被一两个月的数据所左右,当前美国的通胀形势仍然严峻,美联储必须继续加息。鲍威尔浇灭了乐观情绪,导致市场出现抛售潮,道指暴跌逾千点,纳指重挫近4%。

  专家表示,我国经济韧性强,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这些因素足以支撑我国应对外部扰动。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货币政策仍有充分经验、充足工具予以应对。

       鲍威尔“吓崩”美股

  鲍威尔当天在杰克逊霍尔央行年会上表示,美联储将继续加息,过早放松货币政策存在风险,抗击通胀将会带来经济痛苦,市场情绪由此承压。

  鲍威尔没有直接对美联储9月份政策会议的前景发表评论,但他表示,下一次利率决定“将取决于未来数据的总体情况和不断演变的前景。到了某个时间点,随着货币政策的立场进一步收紧,放缓加息步伐可能会变得合适。”

  过去几天,美联储的鹰派言论愈发响亮,但市场对此却几乎听而不闻。到了周五,鲍威尔发出最强“鹰”,给了市场沉重一击。投资者对9月加息75个基点的预期也飙升至60%附近。这证明,7月美国通胀放缓不足以让美联储排除再次加息75个基点的可能性,在8月CPI公布前,9月加息50个基点还是75个基点的分歧会一直存在。

  “我们货币政策的审议和决策建立在对过去通胀路径的研究上,这包括从上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的高通胀,到过去25年的低而稳定的通胀。”鲍威尔说,FOMC吸取了三个重要的教训:一是央行可以并应该为通胀负责;二是公众对通胀的预期应该被纳入利率决策考量;三是货币政策必须坚持下去,直到目标尘埃落定。

  鲍威尔话音刚落,美股市场便上演大跳水,盘中跌幅迅速扩大,纳指瞬间大跌超过2%,道指大跌超500点,随后一路走低。截至收盘,纳指暴跌3.94%,创6月16日以来最大收盘跌幅;标普大跌3.37%,创6月13日以来最大跌幅;道指重挫1008.38点,跌幅达3.03%,为5月18日以来首次单日暴跌超1000点。

  除了鲍威尔之外,多位美联储官员也同时释放出继续大幅加息的信号。费城联储主席哈克表示:“我们需要控制通胀,我们将尽一切努力控制通胀。当前看到了控制通胀的一线希望,但是美联储的行动仍未结束。”

  一年一度的杰克逊霍尔会议一直为全世界所瞩目,这也是除每年八次美联储议息会议之外最受瞩目的大会。杰克逊霍尔年会堪称是全球历史最悠久的央行会议之一,也被称为央行行长的“达沃斯论坛”。

       加息缩表的策略不会改变

  “这是争取赶在就业衰退前,控制住通胀,以维护美联储市场声誉。”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告诉风口财经,美联储主席言辞鹰派,继续专注于控通胀,考虑到目前美国面临几十年来棘手通胀,美联储选择不多,继续激进加息。同时,美联储激进收紧,美国经济衰退风险上升。

  前海开源基金董事总经理、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告诉风口财经,美联储加息缩表节奏并没有减缓,虽然7月份CPI见顶回落,但是并不一定是趋势性回落。美国7月份核心通胀依然较高,现在欧美面临的是近40年来最高的通胀水平,美联储为了应对通胀采取加息缩表的策略不会改变。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温彬在接受风口财经采访时表示,美国本轮通胀不仅仅是受到需求端的拉动,更是受到了供给端偏紧的影响,包括疫情所导致的供应链危机以及地缘政治等风险事件引发能源危机和粮食危机等。通过紧缩货币本身无法消除供给端的冲击,而只能是通过抑制总需求并将经济推向衰退从而降低通胀水平。故从理论上讲,在美国经济陷入实质性衰退前,将物价降至合意区间的可能性较小。

  植信投资研究院研究员董澄溪告诉风口财经,抑制通胀仍是美联储目前的首要目标,尽管经济增速的拐点已经出现,但美联储仍需要继续加息,以避免美国经济陷入滞胀,预计9月、11月、12月可能分别加息75个基点、50个基点、25个基点。美联储的前瞻性指引越来越模糊,决策高度依赖数据,因此还需重点观测通胀和就业数据,一是看俄乌冲突的演变形势和原油价格下降的趋势是否能够持续,二是看就业数据是否出现明显恶化。美联储加息的终点仍取决于通胀、就业和国际市场的金融风险。目前来看,美国通胀放缓后,欧洲和其它地区新兴经济体的经济衰退和债务风险可能成为美联储在2023年停止加息和缩表、转而降息的首要原因。

  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钟正生认为,美联储7月议息会议后,美国政策利率达到2.25%-2.50%区间,处于广泛认为的“中性利率”水平。在通胀高企之下,美国政策利率将继续迈向“限制性水平”。但考虑到,加息对经济和通胀(预期)的效果开始显现,且在中性利率水平之上的加息对需求的限制或更为明显,美联储可能相机调整紧缩节奏,毕竟“软着陆”仍是美联储尽力追求的理想结局。

  东方金城研报此前分析认为,至少今年年内、明年年初的一段时间内,美联储仍将继续推进加息进程;预计年内仍将有1-2次“强加息”,但单次加息75个基点的可能性不大,9月大概率加息50个基点,年内至少将利率提高至3.5%,明年年初就开启降息的可能性很低。

       我国货币政策将继续保持独立

  在美联储大幅加息的背景下,对我国有何影响以及我国货币政策如何调整,成为国内各方关注的焦点。受访的专家认为,美联储较快收紧货币政策以及全球进入货币紧缩周期,会引发资金外流和汇率贬值风险,中美利差倒挂,一定程度上压缩了我国货币政策的宽松空间。但我国经济韧性强,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这些因素足以支撑我国应对外部扰动。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货币政策仍有充分经验、充足工具予以应对。

  就在日前,人民银行开展4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MLF操作中标利率下调10个基点至2.75%,7天期逆回购利率同步下调10个基点至2%,超出市场预期。8月22日,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2022年8月22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1年期LPR为3.65%,5年期以上LPR为4.3%。一年期、五年期LPR双双下调。

  杨德龙对风口财经表示,我国央行面临的问题和美联储是不同的,美联储主要面临的是高通胀的问题,所以美联储果断的加息缩表。而我国央行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稳增长,所以近期央行对一年期和五年期LPR果断进行了降息,来降低中长期贷款利率,从而推动经济复苏。

  面对当前经济形势,中国货币政策仍需坚持“以我为主”,加大稳健的货币政策实施力度,为实体经济提供更有力支持。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认为,国内通胀形势整体温和态势有望延续,从而与美欧高通胀形成鲜明对比。经济基本面的这一根本差异决定了国内宏观政策具备“以我为主”的基础,无需跟进美联储实施政策收紧。

  周茂华表示,国内粮食连年丰收,生产生活加快恢复,国内保供稳价措施力度不减,生猪产能已恢复至常年水平,居民生活必需品供应充足,物价走势整体温和可控;加之金融体系保持稳健等,我国货币政策将继续保持独立。

(本文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