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口智库·首席连线 | 连平:四方面协同推进 进一步提振消费需求

2022-08-06 11:34 大众报业·风口财经阅读 (27575) 扫描到手机

风口财经首席记者 刘晓

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28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宏观政策要在扩大需求上积极作为。财政货币政策要有效弥补社会需求不足。7月2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进一步扩需求举措,推动有效投资和增加消费。

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在经济恢复的关键时点,要全面贯彻落实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立足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在扩大需求上积极作为,增强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不断巩固经济回升向好趋势,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当前,制约国内需求不足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推动有效投资和增加消费,宏观政策应怎样积极作为?8月5日,风口财经独家专访了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长连平。

房地产市场下行压力抑制相关需求释放

风口财经:政治局会议强调宏观政策要在扩大需求上积极作为,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进一步扩需求举措,推动有效投资和增加消费。结合中国经济的结构和发展来看,扩大需求在稳增长中发挥怎样的作用?

连平: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呈现出显著变化。在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中,出口主要对应外需,而投资和消费主要对应内需,内外需协调配共同合促进经济增长。结合中国经济的结构和发展来看,在外需受到较大冲击且容易被不确定性因素影响的情况下,内需不但是总需求的基本盘,更是在总需求中占比不断扩大的成长盘。从国际经验看,任何一个大型经济体在发展到一定阶段时都是以国内需求和国内市场为主体的,外部需求和国际市场只是国内市场和国内需求的延伸和拓展。因此,在当前国际形势错综复杂和对外依存度显著降低的情况下,扩大内需成为稳增长的关键。

风口财经:近日公布的7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中国制造业PMI)和财新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财新制造业PMI)双双回落。您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连平:受上游原材料价格波动、疫情反复、季节性叠加传统生产淡季和市场需求释放不足等因素的共同影响,官方制造业PMI降至49。7月大宗商品价格调整带来的上游加速去库存可能是影响制造业生产的最大因素。价格预期变化导致上游生产减少,同时观望情绪上升。与此相对应的是,上游原材料端的价格下降反而能够激发中下游企业的生产积极性,有关数据表现尚好也证明了这一点。疫情反复对制造业生产造成一定阻碍。7月全国“本土确诊+无症状”日均超过500例,而6月仅为75例。封控管制地区有所增加,交通物流恢复情况不及6月。天气较往年炎热,季节性因素较为严重。由于气温较高,夏季本来就是传统生产淡季。今年7月全国气温较往年偏高1℃,为历史同期第2高。其中华东、华中和华南等制造业重点地区的高温日数较常年同期偏多5~10天局地偏多10天以上。天气过于炎热,导致工业生产需让渡部分用电量来先满足民间用电。

风口财经:上半年经济数据显示,今年我国经济复苏仍表现为外需恢复强于内需。您认为,制约国内市场需求释放不足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连平:一般而言,扩大内需主要涉及三大领域,既要加大投资,也要扩大居民消费,还要发展房地产;而房地产行业发展既拉动投资,又扩大消费。当前内需不足的几个主要体现,一是疫情反复。由于疫情反复不断,且部分地区间歇性出现较大反弹,封控管理对于服务行业以及实体店的商品零售造成了持续性的冲击。二是就业和收入受到较大影响。拥有稳定的工作和收入是满足各类生活需求的基本保障。但由于疫情的缘故,导致许多中小企业破产,员工失业,收入丧失。不破产的企业也多都出现经营问题,不得不通过裁员或者降低员工收入来维持。即使没有失业和收入也没有减少的群体,防御性储蓄倾向也会上升。三是提振需求释放的政策有待进一步释放。纵观美欧的纾困政策,可以发现他们的政策涵盖了对流动性和偿付能力的双重支持,尤其是对偿付能力的支持政策对于需求有效释放有着更为直接的帮助。而中国现阶段出台的助企纾困措施以流动性支持政策为主,偿付能力支持政策较少。四是房地产行业处于下行周期。在疫情发生前,房地产行业已经开始下行,疫情的爆发使得这一状况进一步加剧。作为支柱产业,我国房地产行业体量大,产业链条长而广,关联行业多;作为最大的耐用消费品,房地产对于相关投资和消费的带动作用较强,对内需增长的直接贡献高。房地产消费占GDP的比重由2011年的5.7%逐步下滑至2018年的5.1%,其后逐步提升至2020年的5.4%;房地产消费对GDP的增长贡献率由2011年4.2%逐步下滑至2017年的3.3%,其后提升至2020年的12.1%。因此房地产市场下行压力较大抑制了各类相关需求的释放。

促进汽车消费政策可考虑延长并加大力度

风口财经:提振消费是对冲经济下行压力的重要着力点。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餐饮收入同比下降7.7%,居民旅游出行等服务消费也有所减少。您认为,应如何进一步提振消费需求?

连平:如何在疫情持续反复下扩大和促进消费成为今年扩大内需工作中的最大难点。近十年来,消费对我国经济增长贡献最大,是稳增长的关键。从短期看,在当前疫情反复频繁且严重的背景下,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协同推进。

一是保障和促进就业,鼓励灵活就业。可在财政政策支出端积极发力,发挥保市场主体保就业的托底作用。加大对受困主体的经济补偿,比如对困难较大的行业企业等提供财政补贴和更大力度的稳岗补助等,帮助市场主体缓解现金流压力,避免大面积裁员出现;借鉴美欧经验,支付员工部分工资;对于“稳就业”企业给予财政奖励和力度更大的减税降费等。货币政策工具设计激励相容机制,提高金融机构参与积极性。出台优惠政策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参与中小企业救助。例如对金融机构适当给予有利条款或优惠利率;对于坏账率进行兜底以及提高免责和减责比例等。应出台相关政策禁止随意辞退大龄员工,鼓励企业招聘时适当放宽年龄界限。未育或者有生育多胎计划的女性在招聘时不得性别歧视。要避免职业歧视。应出台政策保障灵活就业者和自由职业者的基本权益,增加社保自行缴纳途径和渠道。加强对待业人员的相关业务技能培训,促进再就业。

二是大力发展新模式新业态发展,培育新型消费。当前疫情下实体店纷纷歇业,新消费在线销售模式的优势尽显。为更好地引导新消费发展,激发新消费的增长潜力,让消费者更多地从新消费中获得满足,应从加强监管和售后服务,规范提升服务品质和提高技术研发能力。从增强政策层面支持和鼓励创新以及加大扶持力度等方面,来促进新消费市场的有序健康发展。

三是有效促进汽车消费。继续落实好包括车辆购置税减半在内的促进汽车消费相关政策,并可考虑延长优惠时间和加大优惠力度。减少汽车流通环节赋税,进一步降低售价。做好油价调控工作,避免出现连续大幅度涨价。保持当前新能源车补贴力度,加大城市、城镇和农村公共场所以及高速公路加油站新能源车充电桩的建设力度。

四是加大对居民端的直接支持力度。消费券发放范围可进一步扩大。建议按照不同群体的个性化需求和收入弹性,多批次、常态化进行发放,并考虑引入一定的消费退税措施。提高临时最低失业保障金。进一步落实贷款延期政策。探索创设居民专项消费再贷款,引导金融机构设计更多消费金融产品等。

从中长期看,应拓宽促进消费增长的思路,多管齐下,针对性施策,综合性举措,有效促进消费加快步伐发展。坚定并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扩大消费需求增长的基数和增量。加大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力度,提升农民消费能力和促进城市消费增长。培育与消费相结合的有效投资,有的放矢地促进消费,补足消费短板。改革相关税制,提升高净值群体的消费意愿。更加务实地实施鼓励生育政策和加大对残疾人群体就业和生活方面的扶持力度,促成新的消费增长点。

提高民营企业参与投资的积极性

风口财经:着力扩大内需,要加快推进投资项目建设。7月的中国非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运行情况中,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9.2%,比上月上升2.6个百分点,说明前期推进的专项债项目在落地起效。下一阶段,您认为宏观政策在加快推进投资项目建设方面还有哪些发力点?

连平:加快推进投资项目建设可从五方面入手。

一是强化时间和进度管理。要加强统筹组织和科学调度实施,严把时间节点和资金分配,合理分配项目建设施工进度。

二是完善重大项目调度机制。可建立“项目池”,按照项目的轻重缓急进行分类,重要和紧急项目优先进行。

三是加强监管。要同时对项目和资金进行统筹管理,尤其是对项目资金的使用情况和进展实行在线监测,发现问题要及时解决。

四是积极做好要素资源配置。积极落实“要素跟着项目走”工作机制,在土地、资金、能耗等方面,优先支持重大重点项目建设。

五是大力拓宽项目融资渠道。出台相关政策,引导和激励各金融机构加大资金投放,研究并推进发行各种债券和基础设施REITs产品,吸引各类社会资本参与投资运营。

风口财经:激活民间投资,扩大内需才有了源头活水,您认为,如何进一步降低民间投资门槛、消除隐性壁垒、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

连平:未来应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提高民营企业参与投资的积极性。一方面要通过完善市场环境和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改善民间投资环境,激发民间投资需求,放宽民间投资领域。民间投资代表着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代表着市场中坚力量对于中国经济的信心和预期,其参与投资的积极程度对于经济持续稳定发展至关重要。民企制造业投资占全部制造业投资的比重超过70%,对于制造业向中高端转型和“创新型”投资有着直接促进作用。另一方面要完善公共投融资体系,拓宽民间投资渠道。在合理安排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的同时,增加合法合规的PPP项目,撬动社会资本进入补短板的重大项目。

(本文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