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口聚焦丨自掏腰包“补坑”2500多万,那些“兜底增持”的公司怎么样了?

2022-06-04 10:01 大众报业·风口财经阅读 (24484) 扫描到手机

  “兜底式”增持出现亏损,中顺洁柔实控人邓颖忠自掏腰包2545.78万元补足。

  近日,中顺洁柔发布公告,邓颖忠于去年5月发出的倡议员工增持股票的兜底式承诺目前已履行完毕,如约对264名员工买入的114.86万股股份亏损额进行补偿,按照补偿金额测算,员工人均亏损幅度达67%。

  其他号召“兜底式”增持的公司都怎么样了?从过往的情况来看,短期对股价多有明显的刺激效果,但长期来看却表现不一。有的像中顺洁柔一样,已经作出补偿;也有公司在发出“兜底式”增持号召后,股价明显上涨……

中顺洁柔补偿员工2545万

  生活用纸龙头中顺洁柔实控人曾号召员工购买公司股票并承诺“兜底”,如今迎来后续。

  6月2日晚,中顺洁柔公告称,经统计符合补偿条件的员工共264名,符合补偿条件员工的补偿股份数量共计114.86万股,需补偿金额为2545.78万元。

  截至目前公司董事、实控人邓颖忠已按照承诺,对符合条件的员工所增持股票而产生的亏损进行了补偿。本次倡议员工增持公司股票相关的承诺已履行完毕。

  2021年5月7日,邓颖忠倡议公司员工在坚持自愿、合规的前提下买入公司股票,并承诺在2021年5月10日至2021年5月31日期间净买入公司股票(不低于1000股),且连续持有至2022年5月30日并在职的员工,若因在前述期间买入公司股票产生的亏损,由本人予以全额补偿;若产生收益,则全部归员工个人所有。

  该次倡议增持发出后,中顺洁柔及下属控股公司多位员工买入公司股份。经公司统计,通过邮件的形式向公司董事会办公室申报买入公司股票的员工共有282位,在倡议增持期间累计净买入公司股票数量为120.87万股,增持均价为33.04元/股,增持总金额为3993.03万元。

  截至今年5月30日(计算亏损日),中顺洁柔收盘价为10.86元/股,跌幅达67%。参与倡议增持股票的员工,其个人净买入股票均价均高于计算亏损日收盘价,倡议人邓颖忠需向增持公司股票的员工进行补偿。

“兜底式”增持冰火两重天

  除了中顺洁柔,其他曾号召“兜底式”增持的公司怎么样了?从过往的情况来看,短期对股价多有明显的刺激效果,但长期来看却表现不一。

  有的像中顺洁柔一样,已经作出补偿。

  2018年6月,华瑞股份实控人兼董事长孙瑞良为鼓励员工增持,承诺在规定时间买入并持股满一年的员工,所购股份亏损部分将由其补足。根据当时的买入情况,共有77名员工累计增持70.37万股,增持总额为681万元。

  一年后,公司股价下跌近20%,孙瑞良如约履行补偿义务。不过,此前买入股份的77名员工仅有3名在职,最终补偿款仅为15万元。

  除此之外,科陆电子实控人曾在2017年两次向员工发出“兜底式增持”倡议,最终均以赔偿员工告终,累计赔偿金额超250万元。

  有的还未到期,结果还有待观察。

  疫苗股康泰生物实控人杜伟民于2021年9月承诺,在2021年9月22日至2021年10月29日期间净买入的康泰生物股票,且连续持有12个月以上并在职的员工,若因在上述期间买入康泰生物股票产生的亏损,由杜伟民予以补偿;增值收益则归员工个人所有。

  倡议增持区间,康泰生物最高价与最低价分别为74.70元/股、63.50元/股,而最新股价为37.56元/股,已经腰斩。距离计算亏损日仍有三个月时间,其股价走势仍有待观察。

  国际医学实控人刘建申也曾于2021年9月发出增持倡议,对在2021年9月17日至10月11日期间买入公司股票,且连续持有12个月并在职的员工进行“兜底”。国际医学最新股价9.35元/股,低于增持区间最低股价10.8元/股。

  不过,也有公司在发出“兜底式”增持号召后,股价明显上涨。

  2021年11月底,洲明科技公告称,实控人兜底增持倡议事项履行完毕,参与增持公司股票并持有18个月以上的员工均处于盈利状态,未产生亏损。

  今年4月27日,星期六发布增持倡议,至今股价涨幅达26.8%。今年4月底,弘信电子实控人也抛出兜底增持承诺,截至目前股价均获得近30%涨幅。

对待“兜底式”增持需谨慎

  近年来,“兜底式”增持在资本市场频现,且大多出现在市场大幅调整之时,主要是出于对公司价值的认可,以此提振市场信心。

  不过,对于大部分投资者来说,资金量和消息及时性是先天短板,因此投资二级市场最主要的还是参考上市公司的基本面。对于增持计划的员工也是如此,因为投资自家的股票也是投资行为,需要遵从投资的基本逻辑。

  比如,星期六的业绩表现实在难看。2021年业绩快报显示,星期六全年净利润亏损7.04亿元,同比下降2996.15%。2021年的亏损金额,超过了2009年上市以来的净利润总额。对于这样一只股票,即便有大股东兜底,叫员工如何放心投资?

  再有就是,“兜底式”增持的信息披露要进一步规范与透明。

  在2015年下半年股市大跌时期,为了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投入到股市之中,在管理层要求大股东增持,限制大股东减持的基础上,部分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也向公司的员工发起了“兜底式”增持的倡议。目前上市公司对“兜底式”增持信息的披露与2015年相比显然要规范很多,但仍存在一定的不足需要加以改进。

  另外,兜底承诺后,难免存在误导其他投资者之嫌,即在增持计划期间的价格似乎就被默认为是大股东的成本价,引发二级市场热炒。

  例如,2017年退市金钰(原名东方金钰)就曾抛出兜底式员工增持计划,而公司董事长在推出该兜底计划的三个月后披露减持计划,招致舆论口诛笔伐。最后公司退市留下一地鸡毛。

  因此,总的来说,投资者或者员工对待“兜底式”增持都需要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