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卢布”对阵“石油美元”,谁是最大输家?

2022-04-04 09:33 央视财经阅读 (335430) 扫描到手机

  根据普京最近签署的一项法令,自4月1日起,如果俄罗斯的48个“不友好国家和地区”不用卢布支付从俄罗斯进口的天然气,后果自负。

  面临选择的,包括美国和欧盟27国。

  这一法令公布后,欧盟想就此事以投票表决的方式达成一致,拒绝普京的提议,结果匈牙利一票否决。这意味着,欧盟还不能以整体的名义拒绝使用卢布结算天然气。

  此前,正是美国和欧盟禁止了俄罗斯使用欧元和美元进行贸易支付,结果俄罗斯也很“硬气”,你禁止我用,那我就彻底不用。

  俄罗斯有底气,毕竟,“气”是刚需。

  俄罗斯天然气最大的客户德国,也担心俄罗斯断气,直接启动了现有天然气应急计划的“早期预警阶段”,现在也表示,将彻底核查并评估普京的这项法令。

  这个欧洲最大的经济体还可能面对限制电力供应的局面。

  德国总理朔尔茨自己都说,没有俄气,德国马上会陷入经济衰退。但如果真的用卢布结算,那这些天欧洲国家对俄罗斯的制裁,只能是适得其反。

  这招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真的让欧洲很为难。

▲当地时间3月30日,朔尔茨在德国柏林出席内阁会议

  急在眼下的第一个难题,就是交易方式。

  俄乌冲突一开始,美国就带着欧洲一起把部分俄罗斯银行踢出环球银行间金融通信协会(SWIFT)支付系统,还把俄罗斯持有的欧元资产和美元资产冻结了。

  所以,现在的情况是,欧洲国家的银行里没卢布,俄罗斯银行里的美元、欧元是废纸。

  3月30日,最后期限的前一天,朔尔茨专门给普京打了通电话,要求俄罗斯提供一份书面文件,讲清楚支付方式如何切换。俄罗斯也同意,双方专家将展开进一步讨论。

  听起来,是真的麻烦。

  在国际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高海红等专业人士看来,现在至少有三种交易的方案:

  第一,欧洲用有价值的物品交换卢布,比如黄金。

  这个方案,俄罗斯会接受的可能性很小。俄罗斯卖天然气,更需要的是美元或欧元硬货币。

  第二,欧洲先向俄罗斯出口商品,赚取卢布,再用赚来的钱购买天然气。

  这个方案,类似于古老的以货易货方式,欧洲比较难接受。因为欧洲要先卖出去商品,才能再买天然气,操作起来太麻烦。

  第三,欧洲进行外汇兑换之后,再以卢布进行购买。

  这个方案,双方接受的可能性都比较高。3月31日晚,普京签署的卢布交易法令,也正是这个方案。

  法令里是这么说的:

  自4月1日起,不友好国家和地区应当先在俄罗斯银行开设卢布账号,然后经此账户支付所购买的天然气。

  怎么理解,看一个细节——“在俄罗斯的银行开设卢布账号”。

  美欧的SWIFT制裁只制裁了部分俄罗斯的金融机构,结合31日下午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提交给普京的一版方案来看,里面就提到了俄罗斯天然气工业银行,这家银行没有被制裁。

▲莫斯科街道上,一家俄罗斯天然气工业银行的标志

  有了银行,德国别扭的点就在于要用卢布支付。

  而普京的法令,虽然要先开设卢布账号,但权威经济专家解释,这并不代表着德国一定需要自己支付卢布。

  “德国打入的钱可以是外汇,然后再由俄罗斯的银行完成换汇动作,将换好的卢布放在德国开设的卢布账号里,最后再进行支付。”

  这样一来,德国可以说,满足了俄罗斯的要求,买到了气,付的还是美元和欧元。

  里子有了,面子也保住了,怎么选,看德国的了。

▲一根3D打印的天然气管道放置在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的图标前

  第二个难题是,欧洲对俄罗斯的制裁还要不要继续?

  昨天,谭主看到了一段对话,很是唏嘘:

  马上就要迎来大选的马克龙,在为选举奔走的时候被民众当面质问,你跟我谈论乌克兰,但如果明天普京决定关掉天然气阀门,我们该怎么办?

  马克龙坦言,没有“神奇的答案”可以解决问题。

  约55%的天然气从俄罗斯进口、天然气储备量又不多的德国,问题更大。德国副总理兼经济和气候保护部长哈贝克警告,如果遇上大冷天,供暖需求变高,现在的存储量很快就会见底。

  为了节约能源,甚至有德国官员呼吁,德国民众可以在室内穿上毛衣保暖。

  在普京定下的最后期限前,德国几家工会也紧急开了一场发布会,会上表示,如果俄罗斯断供天然气,欧洲的产业链都会迅速崩溃。毕竟,德国是欧洲的发展引擎。

  欧洲,确实离不开俄罗斯。

  欧洲每年至少存在300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缺口依赖进口,俄罗斯每年能向欧洲供应大约1500-2000亿立方米天然气。

  所以欧洲国家在搞对俄制裁时,专门留下了能源这个缺口。

  现在,这个破绽被俄罗斯拿捏了——用卢布交易,这个先河,你欧洲国家,开不开吧。

  要知道,欧洲国家缺的,不单单是“气”。

  3月30日,俄罗斯谷物出口商联盟已要求俄罗斯央行允许外国买家以卢布购买俄罗斯谷物。

  3月末,300艘滞留在黑海的运粮船,就已经让欧洲格外紧张,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还专门发推特说,需要尽快放行。

  欧盟现在已向一些地区发放25亿欧元的补助,来暂时应对粮食危机。

▲冯德莱恩希望普京能为黑海上装满小麦的船只放行

  除了粮食,欧洲在有色金属上也依赖于俄罗斯的出口。

  拿镍、钯金来说,这些用于制造电动汽车电池和可再生能源存储的关键材料,对于作为世界“环保急先锋”的欧洲来说非常重要,而他们接近一半的进口量都来自俄罗斯,和天然气相比,不遑多让。

  如果俄罗斯在这些大宗商品上,也用和天然气一样的方式,那欧洲国家的制裁,不攻自破。

  留给欧洲国家的时间已经不多了。普京已经说了:

  如果拒绝以卢布结算购买天然气,欧盟这些“不友好国家”的公司将被视为未遵守天然气合同规定义务,合同效力将被中止。

  欧洲,必须要做出选择了。

▲俄罗斯期货交易所

  现在,因为“卢布结算令”,欧洲第一大国,德国,已经率先释放妥协的信号。

  这样的结果,有个国家看到后,很不开心——美国负责国际经济事务的副国家安全顾问辛格在31日已经明说,美国不希望看到盟友帮助卢布升值。

  看看卢布这几天的汇率曲线:

  俄乌冲突升级以来,为了把卢布变成“废纸”,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前后给俄罗斯施加了5000多项制裁。

  美国宣布禁用俄罗斯能源时,卢布应声下跌,1美元可以兑139卢布,相较于俄乌冲突前的1美元兑约81卢布,卢布对美元的汇率几近腰斩。

  但从3月中下旬起,卢布开始反弹。14个交易日中,卢布有13个交易日走强。

  普京签署“卢布结算令”当天,卢布再度走高,涨回到了1美元兑约81卢布。

  也就是说,美国小一个月时间,都白忙活了。

▲俄罗斯街道上一处电子屏幕正显示着当天卢布兑外汇的汇率

  可能更让美国不爽的,是普京的那句,这是向俄罗斯金融主权迈出的一步。

  美国担心的,倒不是“天然气卢布”会冲击“石油美元”的地位,毕竟,作为在全球外汇储备占比近60%,在国际结算中占比超过80%的美元,依然是国际贸易结算的标准货币。

  在高海红看来,美元扮演的是第三方货币的角色,可以被用来在整个能源市场里计价,而卢布,目前只有和俄罗斯交易天然气的时候才被要求必须使用。

  但要知道,金融与货币,本质上讲究的是信心与信用。美国信用如何,自己心里应该有点数。

  一开始,大家把外汇储备换作美元,让美国进行管理,就是信任美元。可美国却把美元当成了一种制裁武器,就算吓到了被制裁方,也会让其他国家感到担心,难保下一个不会轮到自己。

  所以,不否认美元依然重要,但全世界对美元的信心确实在下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近的一份报告也说明了这个问题:

  自本世纪初以来,各国央行持有的美元储备比例下降了12个百分点,从1999年的71%下降到2021年的59%。

  当越来越多的国家认清,鸡蛋不要放在同一个篮子里。这,才是美元的危机时刻。

  这场博弈,在当下看来,谁赢谁输,还不知道。

  但欧洲夹在中间,已经成了输家。

  前几天,拜登对欧洲国家说,虽然你们制裁俄罗斯蒙受了损失,但维护了“道德正确”。

  “道德正确”的价码,真高。

  美国,其实也在俄罗斯的“不友好国家和地区”名单中,并且还排在第一位,但美国从俄罗斯进口的天然气本身就少之又少,还一早就禁运了俄罗斯的能源,断不断供,与他无关。

  美国并不依赖俄罗斯的能源。

  3月31日,拜登宣布将在未来6个月,每天释放100万桶战略石油储备,释放规模为史上最大。

  只是,欧洲的能源问题,谁来解决?

▲冯德莱恩与拜登在布鲁塞尔举行的联合新闻发布会上发表讲话

  大国博弈,一直追求独立自主的欧洲,该作何选择,真得想想了。

  其实,相似的情形,40年前,也曾出现过:

  1981年,美国宣布对西伯利亚油气管道项目实施制裁,原因就是该项目从苏联出发,进入了美国的西欧盟友腹地。

  为了阻止该项目,美国授权中情局,将有缺陷的软件安插给苏联,使得管道的控制系统失控,导致西伯利亚天然气管道大爆炸。

  但当时,美国的制裁,并没有得到法国、意大利、西德这些国家的支持,他们认为制裁得不偿失,成本过大,所以选择继续与苏联合作。

  即便是冷战的背景,欧洲国家也选择了维护欧洲的利益。

  现如今,欧洲的处境,用德国经济学家哈默说过的一则黑色幽默来形容非常恰当,“在美国的压力下,欧洲不仅被迫向自己的脚开枪,而且还被迫截肢。”

  完整的欧洲还是“残缺”的欧洲,能做决定的,只有欧洲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