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口评论 | 十问电商直播:“红绿灯”下,谁在蒙眼狂奔?

2021-12-24 13:42 大众报业·风口财经阅读 (290334) 扫描到手机

风口财经评论员 刘晓

  终于轮到李佳琦了,不同的是,此次出面的是消保委,不是税务部门。

  今年双十一期间,浙江省消保委对淘宝、拼多多、京东、快手、抖音五个平台和17位主播的直播带货进行了消费体察。发现Timor小小疯、云云直播间等5位主播存在夸大宣传,用绝对性广告语、与其他直播间价格对比等问题;知了严选、融威七号(小轩哥)等主播商品质量不符合标准问题;在李佳琦、呗呗兔直播间内,分别发现1批次和2批次商品标签不规范问题。12月23日,浙江消保委约谈以上五大平台及相关主播,要求其在3个工作日内提交正式的整改报告。

  电商直播,如此火红的赛道,如此吸金的财路,快速吸引了各方神圣:刘涛、张雨绮等纷纷成为带货达人,职业还债人罗永浩很快就基本还清了6亿元债务;新东方的俞校长大有向带货直播转型的趋势;头部主播薇娅光罚款就13亿多;王力宏在人设崩塌之前,干的最“露脸”的,竟然是直播带货……

  2018年起,我国的电商直播行业便已然成为新的风口,一些早期的主播,在平台上撬动了巨大流量。到了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更是如同催化剂一般,进一步激发了线上电商直播的生命力。电商直播,救了一批企业,富了一批人,也让消费者享受了互联网的便利。

  野蛮生长的路上,一批批资本进来,一批批机构倒下,一批批主播涌入,一批批网红凉凉。到今天,这个行业终于又站上了十字路口。

  ——薇娅、雪梨、林珊珊等头部主播,名利双收,却三观不正,铤而走险,这样损害国家利益、对行业造成严重不良影响的“失格网红”还有多少?

  ——浙江省消保委此次消费体察所暴露的诸如夸大宣传,用绝对性广告语、与其他直播间价格对比、质量不符合标准等问题,多少平台主播同样存在?

  ——部分头部主播依靠规模效应降维打击,令部分中小主播难以冲破注意力垄断,不得不掏钱买流量,陷入恶性循环,疯狂内卷之下,行业何以为继?

  ——动辄宣称全网最低价,一定要比竞争对手便宜,品牌方和头部主播争夺渠道控制权、定价权,薅羊毛、割韭菜产生的后果,凭什么让消费者埋单?

  ——头部主播“坑位费”和抽成叫价越来越高,商品价格却被越压越低,叠加原材料价格、人力成本上涨等因素,企业赔本赚吆喝,利润如何保障?

  ——部分带货团队对于国际大品牌,不收“坑位费”只收抽成,而对国货品牌,一般既要收坑位费,又要收抽成,吃干榨尽,这种双标行径是何道理?

  ——一些代刷流量的“技术公司”大行其道,带货团队花钱可改带货销量,增加观看人数、互动评论、点赞关注,“机器粉”四处横行,欺骗了谁?

  ——一些选品师收受钱财为“上贡”企业“走后门”,导致“三无”产品、贴牌产品、高仿品屡屡出现在直播间,带货“翻车”事件频发,如何规范?

  ——饥饿营销、价格误导、憋单话术,耗时耗力,套路连套路,奥数式促销,一再消磨消费者耐性和信任,购物节越来越凉,最终还有多少人会埋单?

  ——既要防止资本无序扩张和违法违规“造富”,又要引导资本稳定有序发展、健康良性运作,强力监管的“红绿灯”下,平台、主播们会何去何从?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

  艾瑞咨询发布《2021年中国直播电商行业研究报告》显示,2020年中国直播电商市场规模超1.2万亿元,年增长率为197.0%。过去一年,品牌店播成交额已经占整体直播电商的32.1%。艾瑞咨询估算,2023年直播电商规模将超过4.9万亿元。即便如此,今年略显尴尬的“双十一”和基本无感的“双十二”,同样给这个行业敲响了警钟。

  互联网流量时代,消费升级趋势下,电商直播行业的吃相不该这么难看,更不该倒下。不管是表面上的纷纷扰扰,还是行业内部的暗潮涌动,都说明,这个江湖,正在潜移默化中发生着改变,“蒙眼狂奔”真的行不通了。

(本文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