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交所2021年度成绩单:92只新股登陆,新经济公司占募资“大头”
12月21日,港交所发布的2021年工作总结显示,成交额及前三季度业绩均创历年新高。
香港交易所现货股票市场的日均成交金额较去年增加32%,而衍生产品市场的日均成交量则较去年增加3%。
年内,香港交易所进一步丰富产品组合。其中最值得关注的包括10月推出的香港首只A股衍生产品 — MSCI中国A50互联互通指数期货,这是香港交易所推出的期货新产品,为全球投资者及风险管理人交易和管理中国持仓提供了一个低成本且便捷的工具。
此外,今年初香港交易所也推出了现金结算的小型美元兑人民币(香港)期货合约,进一步丰富货币衍生产品组合,满足全球投资者的风险管理需要。香港交易所现在是全球A股及相关衍生产品最丰富、最具竞争力的离岸交易市场。
在新股发行方面,香港交易所的新股市场仍然非常活跃。截至12月17日,共有92只新股上市,首次公开集资额达3189亿港元。其中有54家是新经济公司,包括32家医疗保健及生物科技公司,占期内香港首次公开招股集资额的86.6%。
截止11月底,自2018年推出新上市制度以来,共有45家尚未有收入的生物科技公司根据《上市规则》相关章节来港上市,合计集资1109亿港元。
在2018年上市改革成功的基础上,香港交易所继续完善上市框架。今年11月,港交所刊发了有关建议优化和简化海外发行人上市制度的咨询总结,并拓宽了第二上市制度,欢迎在海外上市、经营传统行业的大中华公司来港上市;同时允许符合一定条件的发行人在保留现有不同投票权架构或可变利益实体架构的前提下来香港双重主要上市。
此外,港交所于上周正式宣布推出“特殊目的收购公司”(SPAC)上市制度,新机制将于2022年1月1日起生效。香港引入SPAC上市制度可以为市场提供一个在传统的首次公开招股以外的上市渠道,吸引更多来自大中华区、东南亚以至世界各地创新行业的公司来港上市,有助于推动富有潜力的企业新星的发展。
随着全球开始迈向净零(碳中和),香港交易所今年继续在ESG信息的披露、应用和实施上为2500多家上市公司提供相关框架与指引,具体工作包括修订《上市规则》、指引摘要和进行市场教育等。
企业社会责任及ESG方面,港交所已加入“格拉斯哥净零金融联盟”(Glasgow Financial Alliance for Net Zero)及“净零金融服务提供商联盟”(Net Zero Financial Services Provider Alliance),履行香港交易所对推动全球金融市场可持续发展的长期承诺。
在创新科技方面,香港交易所宣布将于2022年第四季推出全新平台FINI(Fast Interface for New Issuance),以全面简化及数码化香港的首次公开招股程序。
香港交易所集团行政总裁欧冠升表示:“过去六个月,我们在多方面都取得了重要进展,特别值得高兴的是顺利推出我们的首只A股期货产品以及即将在2022年1月1日实施、为香港度身订造的SPAC上市机制。”
他还表示,香港交易所的定位拥有独特的优势,一定能在全球急速演变、紧密连系的资本市场中担当重要角色。港交所将会继续推动互联互通,促进世界及各个市场的企业和参与者互相了解,支持面向未来的企业筹集资金、创造就业和促进社会共荣。
- 出行留意!青岛汽车总站已有92条客运班线恢复运行
- 2021年平均工资数据发布!这三个行业排前三,IT业最高
- 国家统计局发布2021年平均工资数据:IT业最高
- 国资委:截至2021年底,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共1317家
- 一图带你读懂!2021年青岛市行政复议案件情况通报来了!
- 山东2021年度10个“高质量发展先进县”公布,青岛这个区上榜
- 青岛市全民科学素质工作暨“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建设推进会召开,2021年“科创中国”榜单中青岛位列前茅
- 2021年最具人才吸引力城市百强榜单出炉,青岛位列第13位
- 青岛2个典型入选!2021年度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名单公布
- 平度市“庄户学院”项目入选2021年度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