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十年 中国经济最热点在哪里——著名经济学家蔡昉领衔创作《双循环论纲》 权威解读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2021-10-26 11:22 大众报业·半岛新闻阅读 (25161) 扫描到手机

□半岛全媒体记者  孟秀丽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少子老龄化”已成为当前中国人口面临的最大问题,出生率下降,老年人口比例增加。著名经济学家蔡昉曾预测,中国人口的第二个拐点将出现在2025—2030年之间,是中国老龄化发展最快的时期,届时总人口增长将从正转负,人口红利消失,经济潜在增长率下降,深刻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趋势。

回顾这几年的国民经济,从地产、金融、互联网到教育行业等涉及民生的各行各业都发生了重大变革,成为民众关心的社会热点。这些行业的变革遵循什么样的发展逻辑?背后又有着怎样的宏观政策指导?这些行业未来又将发生什么样的变化?近日,由中国社科院原副院长蔡昉领衔,社科院经济研究所、金融研究所、农业发展研究所和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十三位专家联袂撰写的《双循环论纲》在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以中国社科院原创研究成果,为读者解读当前国民经济领域重要趋势的同时,也深刻分析了中国经济未来十年的发展逻辑。

在深入分析当前国内外政治、经济、社会环境后,作者提出了十个关于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性问题,不仅涉及高水平对外开放、产业链重塑、金融改革、区域均衡、老龄化挑战等宏观命题,也对养老、共同富裕、收入分配、消费投资等民生问题的解决方案,帮助读者跳出日常生活细节,站在更高的格局看待中国经济发展趋势。

在书中,蔡昉重点分析了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重要影响。在比较国际经验后,他指出(如下图所示),葡萄牙、日本、希腊和意大利在人口转入负增长阶段后,都出现了过度储蓄倾向。

过度储蓄会导致需求不足。在这方面,日本可以作为一个典型的案例。日本在人口转变的过程中,先后经历了两个人口转折点,即劳动年龄人口和总人口的峰值。在人口红利消失因而潜在增长率下降的过程中,日本朝野各界都认为是需求不足制约经济增长速度,因此,从 20世纪 80 年代起就实施了力度很大的刺激政策,但也造成了巨大的股市泡沫及房地产泡沫。

蔡昉指出,在国际经验的基础上,中国可以未雨绸缪,做出准确判断,从改革开放诸方面予以有效应对。如优化生育政策,增强生育政策包容性的部署,推动人口生育率向更均衡、可持续的水平靠近,减缓人口增长率的下降趋势;从设计养老金支付方式和加强在职培训等方面入手,提高老年人的实际劳动参与率,出台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建立健全尊老敬老事业、养老产业和老年服务产业发展的政策扶助体系,调动全社会资源和积极性,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

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要牢牢抓住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既要强调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全面促进消费,又要拓展投资空间,保持投资的合理增长。新发展格局下的投资要符合高质量发展的发展理念要求,投资方向更加倾向于解决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突出问题,书中具体把这些投资方向归结为两大类(如下表所示):

一种是“补短型投资”,针对发展中不平衡的领域进行投资,促进国民经济供给和需求的协调性,如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引发对卫生健康领域投资的巨大需求,相对于这种巨大需求反映我国在卫生健康领域的投入短板愈加明显。围绕人民生命健康,需要医疗产业研发投入、疾病监测体系强化、卫生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等各个方面的巨大投资。

另一种则是“升级型投资”,围绕着经济现代化发展方向,旨在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率的投资。其中以新基建为代表的“升级型投资”,例如5G、大数据中心建设、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建设、工业互联网、特高压领域、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以及高速轨道交通等领域,“十四五”期间可带动投资合计超过27万亿元,将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大热点。

全书附有43幅详细图表,用权威数据详尽解读双循环战略,13位专家多维度、全方位解读中国未来十年的发展趋势,剖析普通人能够抓住的经济机遇,是经济学家、政府官员、企业家、投资者深入了解双循环战略和把握政策方向的必选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