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6家IPO企业被现场抽查 21家公司“上市路”画上终止符

2021-10-21 17:24 证券时报·e公司阅读 (27928) 扫描到手机

原标题:今年46家IPO企业被现场抽查,21家公司“上市路”画上终止符

  10月15日,证监会发布了今年第五次IPO现场检查结果,同圆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国微思尔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护童人体工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被抽中。这一检查频次已超过2017年创下的年内4次的最高纪录,包括本次抽中企业在内,今年以来合计被抽查的46家企业中已有3家企业成功过会,但也有21家企业选择终止IPO。

  就在昨日,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在2021金融街论坛年会上发表主题演讲中指出,科创板和创业板申报企业已主动撤回245家,不少是因为板块定位问题,这暴露出一些保荐机构在发展观、政策把握和内控上存在差距,片面追求数量和规模,质控跟不上。希望保荐机构与监管部门、交易所同向发力,持续提高内部治理水平和政策执行效果。“需要强调的是,坚守科创板‘硬科技’定位,规范创业板服务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定位,防止板块套利,是注册制改革始终要把握好的重点内容。”

       3家IPO企业被抽查

  证监会网站显示,最新一批参与抽签对象为2021年10月10日前受理的65家拟IPO企业,而3家抽中企业为同圆股份、思尔芯、护童科技,分别申报深主板、科创板及创业板上市。自此,今年以来五次现场检查首发企业总数已达46家。

  具体来看,同圆股份一直专注于建筑设计及其延伸业务,通过整合、优化与建筑设计及城乡发展相关的产业链,形成了以建筑设计、全过程工程咨询及专项咨询、施工图审查为核心的三大业务板块,逐步发展成为以设计为核心的城乡建设综合性服务集团,为客户提供项目整体解决方案和全过程的系统服务。其中建筑设计贡献营业收入均在80%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9月29日获证监会受理深证主板上市的的同圆股份,预披露招股说明书“第二节概览”出现错误,“主要财务数据”漏掉了报告期的营业收入。2018年到2021年一季度,同圆股份净利润分别为1692.06万元、1644.94万元、9531.48万元和92.82万元。

  思尔芯专注于集成电路EDA领域。作为业内知名的EDA解决方案专家,公司业务聚焦于数字芯片的前端验证,为国内外客户提供原型验证系统和验证云服务等解决方案,服务于人工智能、超级计算、图像处理、数据存储、信号处理等数字电路设计功能的实现,广泛应用于物联网、云计算、5G通信、智慧医疗、汽车电子等终端领域。

  今年8月科创板受理思尔芯IPO申请。业绩方面,2018年至2021年1-3月,思尔芯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2119.44万元、7176.01万元、1.33亿元、2291.46万元;对应的净利润分别为-621.79万元、-985.34万元、1010.72万元、-346.25万元。

  思尔芯IPO拟募资10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将投资于高性能数字芯片验证平台项目、国微思尔芯研发中心建设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值得一提的是,思尔芯股东背靠华为哈勃投资,华为旗下的哈勃投资在公司IPO前夕间接入股。哈勃科技通过青芯意诚间接持有思尔芯约2.27%的股份。

  护童科技成立于2008年,主营业务为易升降、多功能儿童学习桌椅等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及销售,主要产品包括学习桌、学习椅、护眼台灯及护脊书包等。根据艾瑞咨询测算,2019年零售价在3000元/套以上的儿童学习桌椅前5大企业市场占有率达97.60%,其中护童科技市场占有率为53.30%。

  深交所9月27日受理护童科技IPO申请,公司拟募资5.7亿元。业绩方面,2018年到2021年上半年,护童科技实现营业收入4.33亿元、5.51亿元、5.47亿元和2.46亿元,实现净利润6005.38万元、8727.51万元、6601.16万元和2598.17万元。

  目前同圆股份、护童科技处于已受理状体,而思尔芯今年9月22日已获上交所问询。

       今年已有5轮46家企业被抽查

  事实上,最新一轮3家被现场检查的首发企业,只是今年众多被查公司之一。从审核结果来看,今年已启动5轮首发企业现场抽查,共有46家企业被抽中。截至10月21日,已有21家企业终止IPO,占比达46%。

  终止IPO的21家公司中,申请上证主板上市的上海建工建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显示为终止审查外,其余20家终止IPO的企业均为主动撤回。

  20家主动撤回企业中,有17家均为今年1月31日举行的那次现场抽查被抽中的企业。今年1月31日,证监会发审委发布了“首发企业信息披露质量抽查抽签情况”(第28号公告),20家被抽查的企业中已有17家企业终止IPO申请,终止比例高达85%。

  此外,25家仍在IPO审核的企业中,有3家已成功过会,分别是华之杰、炬光科技和永安期货,目前这3家过会公司尚未上市。另外,有11家公司因为更新财报资料,处于中止审核状态。

  现场检查始于2014年,其目的是为了通过抽查核实和印证中介机构是否就发行人信息披露质量履职尽责。但是,抽查既不是对企业的全面体检,也不对企业的盈利能力进行判断。

  今年1月29日,证监会发布《首发企业现场检查规定》,以进一步加强首发企业信息披露监管,严把IPO入口关,提升上市公司质量。事实上,针对IPO企业的现场检查已经常态化,今年以来已有5轮共46家首发企业接受现场检查,这一数量已经高于高于2020年的2次8家,以及2017年的4次32家。

  8月13日,证监会网站通报第二十八批首发企业现场检查有关情况,这是新规发布后的首批企业现场检查结果。结果显示,检查中虽发现部分首发在审公司存在会计处理不恰当、信息披露不充分、内部控制制度执行不到位等问题,部分中介机构存在履职程序不规范、底稿记录不完整等不足。但是,“检查中未发现触及发行条件的问题,未发现重大信息披露违规,也未发现中介机构重大执业缺陷等问题”。

  证监会指出,对首发企业常态化开展现场检查工作,是严格落实IPO各环节全链条监管的重要举措;是督促中介机构勤勉尽责、审慎执业,发挥资本市场“看门人”作用的重要抓手;也是落实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证券发行制度,提升信息披露质量的重要手段。

  从全市场观察,截至10月19日,创业板和科创板各有88家和69家企业,因为主动撤回IPO申请而告终止,主板市场则有24家IPO终止审查。有投行人士认为,IPO项目现场检查趋向常态化下,部分企业准备不充分,经不起监管机构剥丝抽茧般的问询,自己打起了退堂鼓。

  但抽查并未对今年IPO大局造成影响。今年以来,A股IPO市场持续活跃。Wind数据统计,截至10月21日,今年以来已有391家企业完成A股IPO发行,融资金额合计3927.57亿元。而2020年全年共有396家企业完成A股IPO,共融资共计4699.63亿元。

(本文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