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策划 | 看黄历、凭感觉、不听劝……老爸老妈的炒股故事 跌宕又玄幻

2021-10-14 07:18 大众报业·风口财经阅读 (38413) 扫描到手机

风口财经记者 许耀文 石冰冰

  前段时间,上海104岁老人周鸿宝的散户人生刷屏,二十年间,她从3000元成本到10万元盈利,收益颇丰。

  炒过“老八股”的她,差不多是A股最高龄股民了。

  周鸿宝只是中国众多“银发股民”中的一个缩影,在如今的炒股大军中,老年人的规模不容小觑,其中不乏“半路出家”的。有的老人是为了退休后解闷,有的则是为了“动动脑子”,但更多的还是希望盈利——动动手指操盘就能“日进斗金”,这样的赚钱方式吸引力十足。

  重阳节到来之际,风口财经走近几位“银发股民”,听听他们的故事。

看黄历炒股,他赔进一辆车

股民:赵先生,70岁,退休公务员,股龄2年

  赵丽的父亲赵先生已到古稀之年。近日,赵丽为父亲炒股的事情焦心不已,国庆假期期间,赵丽偶然听到赵先生接到一通自称某证券经理人的电话,对方声称能帮助赵先生炒股并获得高收益。

  平日里,赵先生对陌生电话非常谨慎,但这一次,赵先生却对对方十分感兴趣,这引起了赵丽的警惕。赵丽在逼问之下才得知,赵先生这一年竟然在偷偷炒股。

  当赵丽问是否赔钱时,赵先生含糊其辞,“他支支吾吾的,肯定是赔钱了。后来我妈告诉我,短短一年时间,我爸已经赔进去了一辆车”,赵丽告诉风口财经。

  赵先生曾是一名公务员,平日里热爱艺术,上世纪五十年代出生的他,挨过饿,也过过苦日子,生性传统,渴望家底殷实一些、多一些保障。退休之后的赵先生虽然算不上富裕,但孩子孝顺独立,家里经济条件还算小康。

  赵丽告诉风口财经,除了唱唱歌,平日参加一些公益演出活动外,父亲并无其他爱好。去年,因为疫情的缘故,赵先生参加的公益演出活动停摆数月,在此期间,通过朋友的介绍,赵先生开始踏足股市。

  赵丽打趣道,赵先生炒股的方式与他的性格一样“传统”,“父亲不懂股票,但会参考朋友的建议来进行操作。比这更不靠谱、更可笑的是,他会在买卖股票之前看看当天的黄历是不是吉日,如果是吉日,哪怕跌了可能都会操作一下。如果日子不吉利,哪怕大涨都不会卖出”,赵丽说,“这些还只是我了解到的,不知道的估计更荒唐。”

  除了对父亲炒股赔钱表示担心以外,那一通来自某证券经理人的电话同样加深了赵丽的顾虑,“开户需要真实信息,这也让骗子有了可乘之机。如果这次我没有阻止,后果恐怕不堪设想。”

  “我想劝住父亲,也希望能找个靠谱的券商引导父亲。”赵丽说道。对于家中的这位“老小孩”,赵丽不舍得着急上火又不能置之不理。于是,在多番劝阻无效之后,赵丽打算到券商营业部进行咨询,“能劝住他那就再好不过了。实在不行,就找一个靠谱的人帮他了解一下,给他投一点点钱让他炒吧,只希望这件事别影响到家庭关系和父亲的健康就好”。

炒股搭进一套房子,吵架让儿子“滚出家门”

股民:张女士,59岁,商人,股龄14年

  张女士今年59岁,股龄已有14年,在炒股这方面,她十分有主见,但张女士也承认,自己有些固执,“在2008年汶川地震之前,我买过一只四川的股票,结果受地震影响赔了不少钱。后来我没有收手,总觉着灾后重建开始后,这只股票一定能涨回来,反而前前后后又买入不少这只股票。结果非但没有回本,还为此搭进去一套房子。”张女士说。

  张女士是生意人,17岁就出来闯荡。商海沉浮几十年,她身上的倔强劲儿十足。几十年积攒的家底,让张女士有着不错的经济条件。14年前,在朋友的带动下,张女士进入股市。

  商人身上大多透露着自信。张女士觉着自己有头脑,在生意场很顺利,所以在股市同样也能赚钱。她承认自己炒股非常看重“感觉”,甚至有些无脑且激进的。平日里,张女士选择股票也依靠股友之间互通有无,但所谓的“股友”不过是张女士身边的几个朋友。这些“股友”与张女士一样,对股市的专业知识了解甚少。

  张女士的儿子小鹏表示,因为母亲炒股,母子俩经常吵架,“她总认为自己的操作都是正确的。别说让她不要炒股了,每次我哪怕稍稍劝阻她谨慎投资,最后都会引发争吵,不了了之。有时她甚至还会骂我不孝、动手打我,说出让我滚出家门,以后家里的财产一分都不留的话。”

  在小鹏描述的过程中,他的表情和语气时而着急,时而无奈。讲到家庭关系时,语气中透露着伤心。除了对儿子的伤害,张女士炒股的问题甚至深深的影响到了整个大家庭的和谐。

  数年前,小鹏的姥姥去世了。在他的印象里,姥姥的去世也让他失去了与几个亲戚家最后相联系的纽带。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而在小鹏看来,压在纽带上的片片“雪花”,正是母亲在股市的一次次激进。

  “记得几年前,家里的生意有些不景气,母亲为了炒股,鼓动亲戚加入。甚至还会劝亲戚投资,她代为操作,结果可想而知。因为投资有风险,又是亲戚的关系,这其中的损失自然只能各自承担,闹得一大家子人都不得安宁。”小鹏说。

“可以让内心有一个精神寄托”

股民:邱女士,82岁,退休工人,股龄16年

  在股友中,邱女士算得上是高龄股民,见到记者的第一句话,邱女士说:“年轻人最好不要踏足股市”。

  谈及炒股的初衷,今年82岁的邱女士表示,退休以后为了有事做,慢慢学习起了炒股,炒股之初曾寄希望于股票盈利可以保障退休后的养老收入。

  拥有16年的股龄的邱女士,曾是一名普通工人,退休后的日子虽清闲,但又有些许孤寂。2005年,中国股市迎来一轮大牛市,这也是邱女士从一名退休工人到股民身份转换的开始。

  “16年来我始终坚持自己操盘炒股,从刚开始投资几千元,到后来投资上万元。除了炒股外,我每天坚持读报纸、看新闻,了解证券交易行情,有需要时会让孩子通过手机客户端代为操作,或者亲自去找基金经理咨询”,邱女士说。

  近二十年来,邱女士经历了证券交易所交易、电脑网上交易、手机交易的交易方式,如今只需一部手机就可以完成股票交易的方式,让邱女士深刻感受到了科技进步所带来的炒股方式的便捷性。邱女士告诉风口财经,“对于老年人来说,手机炒股很方便,只需要下载一个交易证券商的客户端,没有电脑复杂的操作流程,也不用频繁地往证券交易所跑了。”

  就在近期,邱女士股票打新中签,“股票打新,一年半载才能中一回,还是要看运气。炒股之初,我凭着一股子蛮劲,看过牛市的疯狂,也经历过熊市的无助,但是快速波动的市场里,没有稳赚不赔的道理”,邱女士告诉记者。

  几经起伏,时至今日虽有盈余,但邱女士手头的股票仍被“套牢”,等待“解套”。

  炒股人要有强大的内化的理性,是邱女士作为一名老炒股人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炒股首先要考虑的是不亏,其次是顺势,再次就是要理性、能够及时止损,在投资的时候越是表现得比较激进,结果往往遭受更大的损失。”

  耄耋之年,仍活跃在资本市场第一线,邱女士对老年人的内心需求和对股市有着深刻的理解,“现在的老年人往往最缺乏的就是陪伴,选择炒股可以让内心有一个精神寄托。孩子对我炒股也表示支持,一来可以有点事情做,让自己每天的生活变得充实,二来炒股也能锻炼脑力、心力,让自己的精气神保持良好的状态,但是千万记得,别把钱全部投在股市。从这些年的炒股经历来看,身边的炒股人,只有小部分赚到钱了,大部分人是在股市亏钱的。”邱女士说。

业内人士:

老年人炒股,一定要慎之又慎

  10月13日,岛城某证券营业厅,在开盘前30分钟,一位老人提着一袋包子走进客户室,打开电脑准备开始当日的“奋战”。

  “老人快80岁了,几乎每天都来。每次来都会带4个包子,这是他一天的饭,基本来到一坐就是一天。一个包子卖2.5元,4个包子就是10块钱,但他一次性在股市投入了100万元人民币”,有30多年工作经历的资深经理人徐经理告诉记者。

  “昨天股市的行情非常不好,老人的整体收益已经跌超6%,这也意味着他已经亏了6万元。6万元,能买多少个包子?”徐经理说。30多年的券商工作经历,徐经理看过有人一夜暴富,也看过有人5个月亏损270万元,倾家荡产。在他看来,对于普通老年人来说,炒股要慎之又慎。

  “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徐经理说,“许多老年股民的‘赌徒心理’太重了,都说有多大能力干多大的事,炒股也一样,有多少钱就炒多少,绝不能因为炒股影响到老年生活。老年人炒股也要学会及时止损,见好就收,千万别贪心、更不能赌”,徐经理说。

  此外,徐经理特别提到了赵先生的那通电话,“如果有人要给你推荐股票或者帮你理财,你要想想,他如果这么厉害,为什么不好好给自己理财?不自己买他推荐的股票挣钱?如果真有‘钱生钱’的本事,他还需要给别人打工吗?”

  “有时候子女劝其不要炒股,就被视为‘不孝顺’,但是老年人的学习能力和判断能力已大不如前,不劝阻肯定是不行的”,在徐经理看来,子女在其中的位置关键又尴尬,“面对高龄老人炒股这件事,子女要把握好度,劝阻的同时别伤了感情。如果实在劝阻不了,一定要及时止损并加以干预,如控制父母炒股的额度,以家庭的实际能力出发,只拿出一万块钱让父母操作,就当是让他们日常有个消遣,活动活动脑子。”(文中采访人物均为化名)

(本文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