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口观察 | 一年收入超6亿,全球最大氯化亚砜企业开启申购:成首家“A拆A”创业板企业

2021-09-14 10:12 大众报业·风口财经阅读 (23289) 扫描到手机

风口财经记者 许耀文

   如无意外,全球最大的氯化亚砜生产企业即将通过分拆二次上市。

         9月14日,山东凯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称为“凯盛新材”,301069.SZ)开启申购,首次公开发行6000万股,发行价为5.17元/股,预计募集资金约5.50亿元。据悉,本次募集资金将投资于芳纶聚合单体两万吨装置扩建项目(二期),2000吨/年聚醚酮酮树脂及成型应用项目以及安全生产管控中心项目。

  凯盛新材背后,是一个鲜为人知却十分重要的领域,新型高分子材料。凯盛新材的主要产品氯化亚砜作为锂电池电解液的原料之一,近期价格大幅上涨,备受市场关注。值得一提的是,凯盛新材还凭借氯化亚砜与聚醚酮酮的研发生产打破德国垄断,突破重要的“卡脖子”技术瓶颈。但在种种光环背后,这家龙头企业的发展同样隐匿风险。招股书显示,近几年,凯盛新材的营收逐步下滑:2018年、2019年、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约为6.77亿元、6.59亿元、6.24亿元;营收增长率分别为50.96%、-2.72%、-5.29%,主要原因是砍掉了扛起营收大旗的贸易业务,如何狠心断臂,凯盛新材到底为哪般?

打破垄断,突破 “卡脖子”技术瓶颈

  凯盛新材是一家主要从事精细化工产品及新型高分子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主要产品包括精细化工中间体氯化亚砜、高性能芳纶纤维的聚合单体间/对苯二甲酰氯以及高性能高分子材料聚醚酮酮(PEKK)及其相关功能性产品,形成立体产业链结构。

  其中,氯化亚砜与聚醚酮酮的研发生产打破德国垄断,在国防军工、安全防护、航空航天等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突破重要的“卡脖子”技术瓶颈。目前,凯盛新材是全球最大的氯化亚砜生产企业及国内领先的芳纶聚合单体生产企业,并多次主持或参与行业标准编制,具有较高市场影响力。

行业对比

  截至目前,公司氯化亚砜产能为12万吨/年,芳纶聚合单体产能为1.48万吨/年。今年上半年,公司氯化亚砜业务经营情况良好,产能利用率处于较高水平。风口财经了解到,公司所产产品广泛应用于高性能纤维、高分子新材料、农药、医药、食品添加剂、锂电池等行业。

  其中,对锂电池行业的渗透受到广泛投资者的关注。9月13日,凯盛新材接受风口财经采访时表示,锂原电池的主要产品之一为锂-亚硫酰氯,目前作为原料进行前期开发。公司会持续关注锂电池行业发展,并持续开拓氯化亚砜下游应用场景,继续做好氯化亚砜氯化一体化循环产业链。

  值得关注的是, 基于公司气相二氧化硫连续化工艺制备氯化亚砜属于生态环境部《“高污染、高环境风险”产品名录》的客观情况,公司计划在未来三年内将氯化亚砜装置产能向下压降5万吨。未来,公司或因氯化亚砜产品压降计划导致盈利能力下降。

  对此,凯盛新材表示,公司将继续践行产业延伸的核心发展战略,继续做大做强间/对苯二甲酰氯等核心产品,积极开发其他高附加值高性能材料中间体,通过向高附加值产品产业链延伸,进而保证公司整体盈利能力不受影响。

首家“A拆A”创业板企业

  凯盛新材是淄博第27家上市公司,也是全国首家“A拆A”创业板过会企业。

  成立于2005年的凯盛新材曾于2016年11月在新三板挂牌,挂牌后不久被华邦生命健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称为“华邦健康”,002004.SZ)收购。2018年,华邦健康的持股比例高达79.80%,目前,华邦健康直接持有凯盛新材51.91%的股份,是凯盛新材的实际控制人。

华邦健康持股比例

  公开资料显示,华邦健康起步于医药产业,涵盖医药、农药、精细化工新材料、医疗服务、旅游投资运营等多个领域。凯盛新材系华邦健康精细化工新材料板块的经营主体。

  随着工业环保、个体防护、电子电器及航空航天、军民防护、5G通讯、汽车工业和新能源动力电池等领域对芳纶需求的快速增长以及芳纶产能的释放,芳纶聚合单体行业迎来良好的发展机遇。

  2020年,凯盛新材向深交所创业板提交上市申请,正式开启分拆上市之路。自接受上市辅导开始,仅7个月的时间,准备充足的凯盛新材便顺利过会,成为去年12月份分拆上市规则发布以来首家“A拆A”创业板过会企业。

  在分拆上市过程中,母公司的盈利能力“至关重要”。2018年、2019年、2020年,华邦健康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4.86亿元、5.03亿元、5.69亿元,近3个会计年度连续盈利,无疑为凯盛新材的上市之路增加了无形的砝码。

上市在即,风险重重

  然而,凯盛新材的上市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在获得高关注度的同时,凯盛新材的重重风险同样让投资者担忧。

  这其中,贸易问题就是其中之一。

  公司招股书显示,凯盛新材2018年--2020年的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为50.96%、-2.72%、-5.29%;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34.4%、-18.76%、16.87%。其中,2019年公司营收遭遇负增长,原因之一就在于凯盛新材终止主营业务之一的“贸易业务”。

  2017年7月,凯盛新材与全资子公司凯斯通化学开始开展贸易业务。2017年--2019年,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 6.72亿元、6.57亿元及6.22亿元,主营业务综合毛利率分别为 26.19%、44.84%及 49.33%,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

  然而,贸易业务却处于“增收不增利”的状态。2017年--2019年,公司贸易业务收入分别为2.61亿元、0.64亿元及 0 亿元,占当期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 38.82%、9.69%及 0%。虽然这一业务是公司营业收入的一条重要来源,但毛利率却极低,基本在1%左右徘徊。

凯盛新材毛利率

  2019年,公司逐步退出贸易业务,与此同时,公司营业收入大幅下降。未来,若公司未来自产业务收入的增长不足以覆盖贸易业务收入的减少,将可能导致公司出现收入降低的风险。

  对此,凯盛新材在接受风口财经采访时表示,公司将通过产业链的延伸和产品的丰富,力争未来的发展速度不低于以前的增长速度,以应对停止贸易业务而产生的风险,

  此外,在贸易业务停止后,公司自产业务的毛利率虽整体处于较高水平,但波动较大。2018年—2020年,公司自产业务毛利率分别为 41.84%、49.51%和 49.33%。未来,随着行业竞争加剧,或使得公司面临更加复杂的经营环境。

  如何加固“护城河”,确保毛利率稳步提升,成为凯盛新材需迫切解决的问题之一。对此,凯盛新材表示,公司将通过提高高端客户占比以提高收入,同时通过技术改造和工艺提升降低生产成本,并通过提升管理效率以降低费用支出,多方发力,降低毛利率波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