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甲方服务、替资本“站岗”、有些消息不能写……风口财经揭秘卖方研报的诸多“猫腻”

2021-08-24 20:03 大众报业·风口财经阅读 (50882) 扫描到手机

        风口财经记者 谭风敏

  同是唱高白酒,中信、中金的研报引发的舆论却呈现两极分化的态势。

  8月24日,中金研报通过对白酒历史周期的复盘,判断“白酒已到底部布局区间”,使得白酒板块强势拉升,贵州茅台涨幅达到3.5%;反观两天前,中信研报曾预测“贵州茅台一年期站上3000元”引发众怒。今年2月,抱团股崩盘,贵州茅台一路从年初的2608.59元跌至1525.5元,不少投资者损失惨重。股吧中更有股民表示:“机构唱多找散户接盘,小心了。”

贵州茅台近三日股价走势图

  当卖方与买方的信任出现裂痕,研报也将不再扮演股市情绪的“指路人”。这些让股民们又爱又恨的研报,究竟有何“猫腻”?

卖方研报的“猫腻”:带有“为公司服务”的性质

  在社交平台上,研报究竟可不可信是老生常谈的话题。

  在散户投资者眼中,机构往往与散户站在对立面。何正民从1997年开始炒股,至今已有24年的股龄,他告诉记者:“我炒股这几十年来,从没有关注过研报。”他认为,股市里的钱是一定的,有赚就有赔,机构挣的就是散户的钱。

  因此,面对券商写满“买入”和“增持”的研报,大多数的散户投资者持怀疑态度。

  事实上,散户投资者的谨慎不无道理。一位曾在头部券商任职的研究员向风口财经坦言:“卖方的研报,为公司服务比较多,不太建议普通投资者看研报,外发的研报里包含了太多的利益关系,纯外行读研报,大概率会被误导。”

  她进一步表示,研报分为点评、行业深度和公司深度。点评的特点就是“短平快”,一般实习生接触此类报告最多,比如上市新股,已经写不出新东西但不得不写的“白马股”,或者判断市场出现的重大变化是利好还是利空。相比而言,深度报告是最有参考价值的,其核心竞争力是“全面”和“独特”,这样的报告质量高、逻辑硬。因此,相比来看,深度报告在股民的心中更具说服力。

  曾在头部券商做研究员,现在资管行业任职的研究员陈雨暮也证实了这一观点。他向风口财经透露:“实际上,卖方研报确实会存在为资本出逃‘站岗’的嫌疑。有一家农业企业,在此不便透露具体名称,在行业整体低迷的情况下,撰写者给出了相当高的目标价格。”

买方研究员:研报有参考价值,但不建议凭研报操作

  “其实,一般研报在方向上不会出现大的错误,但是逻辑够不够硬值得推敲。”陈雨暮表示,“比如中金的逻辑是历史复盘,白酒确实是周期性很强的行业板块。长期来看,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白酒相关性很强,只要CPI在涨,白酒股的价格就会慢慢涨,甚至中信给出的3000块的目标价格,长期来看也不是不可能。”

  做为一名在买方和卖方都任职过的“双料”研究员,陈雨暮透露:“从研究所的结构来看,越资深的分析师写的报告越少,一般只生产观点,下面的人负责落实,落实的质量如何,有待商榷。”他举了一个例子,首席分析师一年只写几篇报告,大部分的时间在公司做调研或者做路演,也会做行业判断,然后指挥下面的分析师朝这个方向写。

  事实上,每一份研报的最终公开,都经历了层层的合规把关。陈雨暮向记者分享了一份内部的研报质量审核手册,足足有20页,从信息来源、研究覆盖、估值的方法和逻辑、财务模型的选择到最终结论的得出,都有详细的规定和审核要求。

  事无巨细的的合规要求保障了引用信息数据的精准和逻辑的严谨,同时也让撰写者少了很多发挥的空间。

  “有层层的审核在,卖方研报上面写的东西往往比较保守,有些问题不会在报告中呈现,但是会在路演的时候透露给买方的研究员,比如某个行业正在面临洗牌,龙头企业有哪些动向等。”陈雨暮还补充道,“同样,研报给出的目标价也并不见得是他们的真实想法,A股没有做空机制,所以他们哪怕觉得白酒短期调整压力很大,也不会写看空的研报。”

  无独有偶,一位分析师曾这样调侃自己撰写的研报,“写的爽的合规都不让发,修修剪剪最后都是一本正经的样子,淹没在万千点击中。”

入门者看研究框架,资深者挑着看

  即便如此,看研报还是买方分析师做投资决策研究的主要工作之一。所谓“外行人看热闹,内行人看门道”,“阅尽千篇”的陈雨暮对此有独特的见解。

  “新入行的研究员,往往会选择看一些复盘和研究框架;资深的研究员有判断能力,就看谁研究的好,挑选自己认为比较好的分析师撰写的研报阅读。”陈雨暮表示。

  另外,陈雨暮还总结出了具有代表性的几家券商。比如,消费板块他会选择招商证券和华创证券;固收板块他会看中金公司和中信证券。“不同的行业会有所区别,新财富也会参考,针对我最近研究的课题,只要写过的我也都会看,有时也会约一个路演进一步交流。”他表示。

  放在投资实操中,又是另一种思路。

  一位投资经理告诉风口财经:“拿到一个项目,我心里会有一个初步的观点,但是要验证这个观点,往往会找券商或者其他第三方的研报来进行佐证,寻找能支撑自己观点的论据,或者证伪。”时间一长,研报孰好孰坏,几分虚实,一目了然。他补充道:“最直接的方法是,如果这个研报中的数据、表格和图表等内容,我在撰写投资可行性分析报告时能直接引用,这研报也算干货满满;如果不能,那这份研报就注水严重。”

  普通投资者如若读不懂结论推导的逻辑,则可以充分利用点评类研报“短平快”的特点,通过研报快速了解一个陌生的行业,或者所关注公司的业绩情况解读,及时把握市场变化和投资风向。

(应受访者要求,何正民、陈雨暮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