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观察|你被开通“0元下单”了吗?是真方便,还是真麻烦?
“0元下单”?
近日,
“付款方式莫名变成了先用后付”
“先用后付开通容易取消难”等话题
频频登上热搜榜
消费者一不留神就完成了“0元下单”,
这种方式合不合理?
该如何关闭?
“先用后付”默认首选
欠账不还影响信用
“0元下单”其实是平台推出的一种“先付后用”购物付款模式,在整个消费过程,既不需要刷脸,也不用输密码,听起来十分轻松便捷,甚至还有一些对网络使用并不熟练的中老年消费者,误以为这是一种网购平台的产品试用推广,直到点击确认收货按钮后,收到突如其来的扣款通知,才惊觉这项功能已经掏空了自己的钱包。
这种支付方式,一直争议不断,有消费者表示,“开通得莫名其妙”。
有不少消费者认为,“先用后付”实际上是一种超前消费,会让人冲动消费,头脑一热购买一些不实用的商品。
黑龙江哈尔滨的王先生,近日发现家里的快递突然出现暴增,原来这些快递都是自己的父亲不小心使用了“先用后付”支付功能购买的。
王先生告诉记者,让他困惑的是“先用后付”这个支付方式怎么突然出现在了购物的支付列表中,自己和父亲并没有主动去设置它。
王先生:我父亲并没有设置“先用后付”功能,它就直接出现在了支付选项里,而且默认为首选。要是后期不还,会影响信用。平台可以这样不协商就增加你的支付方式吗?
记者发现,因为“先用后付”支付方式给消费者带来困扰的案例各地多有发生。江西抚州市民吴先生也是因为“先用后付”最近有些上火。
吴先生在网购时发现自己网购的付款方式中突然多了一个“先用后付”模式,在商品购买页面,“先用后付,0元下单”等字句始终在屏幕下方,而且“先用后付”模式被平台设置为默认首选模式。
吴先生告诉记者,他并不知道这个“先用后付”是什么模式,也并没有想使用它,不过可能是他不小心碰到了,几天后商品就到家了。
也有消费者认为
该功能只是支付方式产生变化
福州消费者陈先生就习惯使用“先用后付”,他说自己并非被迫开通,因为在开通时经过了自己的授权,“一开始是平台给我推荐,我就想着试试,用了感觉挺方便就没有取消了”。
默认开通、退货难
成“先用后付”投诉“重灾区”
不少消费者反馈,“先用后付”功能开通容易取消难。
消费者张女士告诉记者,她不知道什么时候开通了“先用后付”功能,想取消时却没那么容易,显示还有商品未收货就无法取消。
记者登录各平台发现,消费者如要关掉“先用后付”功能,一般要进“我的”再点击“设置”,找到类似“支付”或“钱包”选项后才能关闭。记者下单后立即尝试关闭该功能,系统会提示“存在履约中的订单暂无法关闭”,只能等待全部订单收货或售后结束,且在此期间不再下新单,才能关闭该功能。
在某投诉平台上,默认开通、退货难;下单后随意改变价格;诱导分期付款等成为“先用后付”投诉“重灾区”
王女士表示自己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开通了“先用后付”功能,购买预售商品时,导致定金红包过期,到货后她支付了定金金额,而平台也不予赔偿。她质疑:“不明白平台开通了这一功能,为什么不考虑到与定金红包冲突的事情,却让消费者为之买单。”
此外,也有网友为了使用“满减”优惠券,凑好单后因为“先用后付”功能的开通,导致实付款没有达到规定的优惠金额,凑单失败。而在社交平台上,不少网友也称遇到类似的困扰,有种被“套路”的感觉。
专家:“先用后付”本身无关好坏
选择权应交给消费者
相关专家表示,“先用后付”“先享后付”这样的支付方式,本身无关好坏。不过,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相关规定,消费者有权自主决定购买或者不购买任何一种商品、接受或者不接受任何一项服务。
“先用后付”这类支付方式之所以引起消费者的不满,是因为购物平台没有充分考虑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 朱巍:向消费者推广这种方式之前,应当与消费者二次确认,而且明确告诉他这种方式的结果是什么、支付方式是什么、退货渠道是什么,如果这些都没有说明,强制推给消费者,本身这就是一个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
“先用后付”是改变支付方式的一种新尝试,不一定适合所有人,所以购物平台要有明确清晰的关闭入口。
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副秘书长 唐健盛:还是要尊重消费者的选择权,如果消费者要关闭“先用后付”,那么就应该让消费者非常方便地找到相关的入口,通过简单的操作就可以把“先用后付”关闭。
专家表示,一旦因“先用后付”支付方式引起纠纷,应及时进行投诉。
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 朱巍:消费者遇到此类问题,发现自己的权利被侵害了,我觉得可以第一时间向平台举报它,同时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和当地消协投诉它。
大众·半岛新闻综合自央视财经、新华网、中国消费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