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聚焦丨没出险保费上涨近千元?油车电车今年保险价格普涨,原因何在?
近日,多个社交平台上,不少车主吐槽今年的车险保费涨价,特别是新能源车险。
记者注意到,在多家社交媒体上,不少网友晒出了自己2023年与2024年的保单价格,对比后发现,在上一年未出险、未违法、保额基本相同的情况下,续保保费普遍上涨了数百元。甚至还有个别消费者晒出的车险涨幅达到1000元至3000元不等。此外,新能源汽车车主则要缴纳远高于同等价位油车的保费,一年算下来,面临着“电车省油不省钱”的尴尬局面。
投保三年,保费一年比一年高
“第一年保险是5000多元,第二年7000多元,今年按照7000多元买保险一直通不过审核,加了两笔车上人员责任险(驾驶员和乘客)合计9000多元才通过保险审核。可能明年保费就要达到1万元了。”特斯拉车主秦女士告诉记者。
另一位特斯拉车主蒋先生介绍,去年车辆保险是交强险、第三者责任险和车损险合计6000元。今年按照6000元以下的订单,审核不过。业务员表示要买车上人员责任险(驾驶员和乘客),多加2000多元才通过。
蒋先生称,他的车由于一年行驶里程达到3.7万公里,还一度被保险公司“拒保”。“换了几家保险公司,投保审核都不过。”
而秦女士的车第一年出现剐蹭,仅有一次出险记录。蒋先生的车还没有出过险。“因为每天60多公里的通勤,被保险公司判定为风险较高。”蒋先生表示。
多因素共同促成车险涨价
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越来越多车主注意到车险价格上涨,主要由多类原因共同构成,涉及个人与车辆、地区,公司经营策略,以及市场行业政策变化等因素。
一家大型险企的车险负责人对记者表示,对于个人车主而言,车险费用变化与车辆有责出险次数、车辆交通违法次数、使用性质的变化,以及保障方案变化等有关。其中,车辆有责出险次数是主要因素之一,如果标的车辆在一年内有责出险次数过多,那标的交强险浮动系数和商业险无赔款优待系数会相应改变,因此来年续保的时候,保费大概率会上涨。
上述负责人表示,车险保费的涨价幅度也与汽车市场格局变化有关。以上海地区为例,上半年,车险单均保费上涨,主要是营运类车辆占比提升、新能源新车销量提升带来市场车险业务结构的变化。
根据上海市汽销行业协会数据,今年1-6月,上海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达到46.6%,处于全国较高水平。由于新能源汽车的赔付率较高,保费较高,也带动了整体车均保费的提升。
中国银保信发布的《新能源汽车保险市场分析报告》显示,2023年,新能源车的平均保费实际上比燃油车高出大约21%,其中,纯电车每年保费平均比燃油车贵1687元,约为燃油车的1.8倍。
此外,改变汽车的私家车属性,也会造成保费上涨。多位车主在社交媒体上反映,在把自身名下新能源汽车在营运类平台注册后,部分保司的保费报价上涨超过1000元,还有一些车险代理平台会直接拒绝承保运营类车辆。
上述车险负责人也表示,客户保障意识提升也带来了商业险投保率提升,全国各地区伤残赔付标准提升也带动了市场车均保费提升,例如,今年上半年,三者责任险的300万投保率,提升10%以上。
另外,记者也注意到,车主投保所在地区不同、保费基数计算不同,也会导致车险价格产生不同幅度变化。例如,车损险可以赔偿因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导致的车辆损失。不同保险公司可以根据当地灾害等数据测算当地区域所发生自然灾害的概率,来重新定价。
49家险企上半年车险保费:最高涨三千
记者统计看到,今年上半年,49家财险公司车险车均保费的平均值为2019.85元,较去年四季度末的1981.53元平均值上涨了约38.32元,整体涨幅不明显。
具体来看,日本财险的车险车均保费涨幅较大。去年四季度末,其车险车均保费为3647.71元,今年二季度末飙升至7230.21元,涨幅超3000元。这或许与日本财险车险业务量较小有关,今年上半年,其车险签单仅约93万元。
此外,截至二季度末,海峡金桥财险、合众财险的车险车均保费相较去年年底上涨超500元。其中,海峡金桥财险从去年年底的2358.41元提升至今年二季度末的2933元,涨幅为574.59元。合众财险则从去年底的933.73元涨至1489.75元,涨幅则为556.02元。
截至二季度末,富德产险、泰山保险、中银保险、渤海财险、恒邦保险、都邦保险6家险企的车险车均保费相较去年底涨约100元。
比亚迪车均保费4900元,新能源车险为何居高不下?
与燃油车相比,新能源汽车保费仍存在不少下降空间。
以比亚迪财险为例,二季度的签单保费全部为直销渠道签单保费,可以说,其承保的车辆主要为新能源汽车,车险车均保费为4900元,远高于49家财险公司二季度末2019.85元的平均值。
中国银保信发布的《新能源汽车保险市场分析报告》显示,新能源汽车的平均保费比燃油车高出大约21%。
保险科技公司车车科技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车险保费有所上涨,主要集中在新能源汽车。新能源车险涨价主要有几方面原因,首先,新能源汽车维修成本高。新能源汽车与传统燃油车不同,使用一体化压铸技术制造车身,这种技术增加了车身修复的难度。另外,有些车企在新能源汽车设计时未充分考虑事故因素,从而提升了维修成本。其次,新能源汽车出险率高。相较于传统燃油车,新能源汽车的特征是动力强、提速快,但一些车主短时间内难以掌控这类性能,增加了事故发生的概率,拉高了保险赔付率。同时,因风险较高的营运车辆在新能源汽车中占比较高,营运车辆的高出险率和案均赔付成本,拉高了新能源车险理赔的平均数值。
此外,维修网络不健全也是新能源汽车保费较高的一大原因。该负责人称:“新能源汽车的后市场维修网络尚未形成,大部分维修、养护作业只能在车企的自有网点进行。新能源汽车采用的技术和传统燃油车有较大差异,需要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维修和保养。”
定价不精准也是新能源汽车保费高企的原因之一。新能源汽车的驾驶数据和条款积累相对较短,定价策略存在差异和误区,难以准确估计风险,导致新能源汽车保费较高。
随着驾驶新能源汽车车主增多,于财险公司而言,解决新能源汽车保费较高,改善新能源汽车车主的保障体验已迫在眉睫。
车险自主定价权不断释放
记者注意到,随着车险综合改革的分步实施,我国车险保费定价的市场化程度正不断加深,而车险市场定价权则更加集中于行业头部的“老三家”。
早在2020年9月,原银保监会发布了《关于实施车险综合改革的指导意见》,“车险综合改革”至今已走过四周年。彼时,随着自主定价系数范围扩大,财产险公司的定价自主权得到释放。
随后,2022年12月,原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扩大商业车险自主定价系数浮动范围等有关事项的通知》,在车险“二次综改”中,商业车险自主定价系数浮动范围由原先的0.65至1.35,扩大为0.5至1.5。
今年8月,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发布的《关于推进新能源车险高质量发展有关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 也拟放宽保险公司新能源商业车险的自主定价系数范围,将由原来的0.65-1.35调整为0.5-1.5。这意味着保险公司将拥有更大的自主定价权,可以根据车辆风险状况、车主驾驶习惯等因素进行更加精准化的定价。
除了定价放开之外,界面新闻记者注意到,我国车险行业的“老三家”(人保财险、平安产险、太保产险)市场份额占比也逐步增加,通过其规模优势和品牌影响力,在市场中占据了主导地位,马太效应愈发明显。
根据今年8月末公布的半年报,人保财险、平安产险、太保产险车险原保险保费收入分别为1393.64亿元、1048.24亿元、521.6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5%、3.4%、2.8%。三者合计保费占到车险总保费的68.75%,并以远高于同业水平进行市场扩张。
在净利润方面,“老三家”分别实现盈利74.94亿元、39.46亿元、12.06亿元,合计126.46亿元,占到行业总承保利润130.91亿元的96.59%,仅仅是冠亚两家险企,就达到行业总承保利润的87.37%。
半岛新闻客户端综合整理,素材来源:红星新闻、贝壳财经、北京商报、界面新闻、人民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