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入市?光大银行青岛分行等已被罚!银行密集发声严禁贷款炒股,有人已浮亏且已被收回
半岛全媒体记者 文鸿飞
十一前后,A股市场的火热上行,让不少投资者动了“贷款入市”的心思,更有人在社交媒体上晒出了自己贷款炒股的“心得和成果”。不过现在已“老实”,有人已出现浮亏,有人贷款已被银行收回,今年来,多家银行也因此被罚。10月以来,已有多家银行重申严禁信贷资金流入房市、股市等领域。
投资者贷款炒股亏10%
贷款还被银行提前收回
据报道,在国庆期间“一路高歌”的港股行情下,家住北京的投资者齐远在收到某银行20万元的贷款后次日,用这笔钱买了两只股票。虽然“倒腾”了几番,但还是被银行发现违规交易、涉嫌入股市交易,不仅被暂停了相关贷款额度,还被要求归还资金,当初买的两只股票也双双亏掉了10%。而齐远的经历并非个案。股民李刚将申请的“闪电贷”入市后,收到银行消息,因涉嫌入股市交易停止贷款额度并要求归还贷款。
在这波牛市贷款入市的投资者们晒经历的同时,另有一些“过来人”则在社交平台上总结自己此前因加杠杆而“血亏”的故事。一位广东网友“六月”表示,她就曾因“贷款入市”而遭遇“血亏”。“那时候我月薪才3000元左右,通过信用卡套现买了2万多元的股票。”但让“六月”没想到的是,后续股市并没有如想象中的一直上涨,反而是“下跌得好厉害”,最终不仅没赚到钱反而还欠了不少钱。
因个贷资金流入证券市场
光大银行青岛分行等被罚
业内专家表示,防范贷款资金违规渗透至股市,已成为当前金融行业亟待解决的合规难题之一,年内多家银行因此遭受监管处罚。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委员会官网,今年以来,已有超25张罚单涉及信贷资金违规进入股市。涉及被罚的14家银行中,有7家村镇银行、4家农商行,国有大行、股份行、城商行各有一家分支机构。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以处罚公告日统计,今年以来山东省辖区内有13家银行机构因为信贷业务管理不到位或个人贷款资金违规流入证券市场收到罚单。这其中包括莱州珠江村镇银行、青岛莱西元泰村镇银行两家村镇银行,山东新泰农村商业银行、山东广饶农村商业银行陈官支行、烟台农村商业银行和山东临沂河东农村商业银行四家农村商业银行,以及光大银行青岛分行、中国民生银行泰安分行、中信银行烟台牟平支行、浙商银行烟台分行、齐鲁银行德州分行、中国民生银行烟台莱阳支行等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商行,被罚金额从30万元到80万元不等。
其中,中国光大银行青岛分行因个人贷款资金违规流入证券市场被罚40万元;青岛莱西元泰村镇银行因信贷管理不到位被罚80万元;莱州珠江村镇银行因信贷业务管理不到位被罚款80万元;山东新泰农村商业银行因信贷管理不到位被罚70万元;山东临沂河东农村商业银行因信贷管理不到位等被罚60万元。
近40家银行发文提醒
严禁信贷资金入市
为了避免投资者冒不必要的风险,也为了金融机构不因违法而受罚,据报道,金融管理部门日前已对商业银行进行了窗口指导,要求金融机构应当高度重视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和投资者保护,强化内控和合规管理,严控加杠杆。另据统计,10月以来,已有近40多家银行发文对此进行了提醒。在这些声明中,有银行进一步明确处罚规定。例如,阳江农商银行在近期公告中称,对违规挪用的信贷资金将进行罚息,挪用贷款的罚息利率在当期执行的贷款利率基础上加收百分之百计收;云南麻栗坡农商行公告称,若违反相关规定,除终止贷款合同、提前偿还全部贷款本金、利息及相关费用外,还将根据情节轻重对客户的授信额度进行调减或撤销,限制后续贷款申请等。
还有银行发布行风险提示,近日,徽商银行发布的风险提示中明确表示,对于个人而言,借钱炒股存在极高的风险。借款人应如实填写贷款用途,不得编造虚假理由骗取贷款。提供虚假信息可能导致贷款合同无效,甚至构成犯罪行为。
紫金农商行、招商银行多家银行发布了相关措施,主要包含加强投资者合规宣传;提高贷前风险识别能力;加强贷后管理来规避资金进入股市;将有关严禁贷款违规流入股市的要求写入借款合同;设立罚息条款等内容。
银行纷纷发声,严禁信贷资金入市的同时,10月14日晚间,广州市小额贷款行业协会发布《风险提示函》表示,小额贷款公司贷款不得用于“股票、金融衍生品等投资用途”,规范经营行为,高度关注当事人的借款用途和资金流向,严禁相关资金违规流入股市等领域。据了解,这是全国首个宣布严禁信贷资金流入股市的地方小额贷款行业协会公告。
投资需结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选择投资品种
经济学家余丰慧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醒各位投资者,股市表现得越是火爆,投资者就越要保持冷静和理性。投资者需要结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来选择投资品种。而股市与投资存款和银行理财的风险等级截然不同,由于股市波动剧烈不建议所有投资者盲目跟风进入股市。余丰慧还提醒,对于投资者来说,贷款入市则意味着加杠杆,这也放大了股市的波动,增加了投资风险。同时,投资者贷款入市还面临银行直接收回资金,也增加了投资者投资的不确定性。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信贷资金不按合同约定的用途使用,被挪用于股市、楼市,是一种违规甚至是违法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