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后理财市场调查,理财产品销售遇冷,低风险产品受宠

2023-02-15 09:02 大众报业·半岛新闻阅读 (89041) 扫描到手机

半岛全媒体记者 文鸿飞

2022年,以稳健著称的银行理财产品遭遇两次大规模的破净,2022年11月,更有一些理财产品“三天亏掉三个月的收益”。虽然随着市场逐步回稳,大部分理财产品净值开始回暖,但记者近日调查发现,目前投资者对理财产品的热情不高,仍然倾向于持有活期、定存、大额存单、结构性存款以及年金险、增额终身寿险等低风险产品。

投资者调查:

2023年你还买理财产品吗?

遭遇过2022年的银行理财产品大跌之后,2023年你还买理财产品吗?面对上述问题,不少投资者明确表示不会再买。

“去年11月那种跌法真是刷新了我对理财产品的认知,到现在我还没弄明白为什么一直以稳健见长的银行理财产品,会让人三天亏掉三个月的收益。”网友旺角不解地说,“现在,我对理财产品已经失去了信心,而且是不可挽回的。目前,我已经将手头上的闲钱存定存了。”坚持理财投资十几年的方女士表示,虽然她去年买啥赔啥,但股票基金赔了能理解,不能理解的是买的银行固收类理财产品也赔了。“今年我已经没有勇气继续买理财产品了,前些日子收益回正后,我赎回了,顺便将手头闲钱盘了盘,提前还了房贷。”方女士说。市民赵女士也表示,2023年她虽然会坚持投资理财,但不会再继续增加理财产品,她目前还持有去年购买的两种活期理财产品,一种是光大理财阳光碧乐活1号,七日年化2.403%;一种是招银理财招赢开心宝A,七日年化2.1%。“之所以买活期理财产品,是因为赎回比较方便,且收益也不比定存差很多。”她告诉记者。

不过,采访中也有投资者表示2023年仍会坚持购买理财产品,只是会选择低风险产品。“谨慎买吧,听说个人养老金账户可以买专属理财产品了,我打算拿出存在里面的12000元中的一半买专属养老理财。”市民刘女士表示,银行理财产品封闭期限比较短,但是到期收益还可以。但她表示,只考虑买国有大行的理财产品。“虽然收益少点,但感觉安全系数能高一些。”她说。

记者走访:

低风险理财产品、存款产品、银保产品受欢迎

2月14日,记者探访了建设银行、恒丰银行、华夏银行在南京路上的营业网点,并以投资者身份咨询工商银行、农业银行的理财师后发现,目前投资者对银行理财产品的信心仍然不足。“现在咨询理财产品的人不多。”工商银行一位理财师告诉记者。而记者前往上述银行网点探访时,没有遇到一位投资者咨询或者办理理财产品业务。

记者探访得知,为数不多的投资者咨询、办理理财产品业务时,中意的大都是低风险产品。“今年和去年的情况目前来看差不多,大家还是比较偏保守的,咨询量和销售量靠前的都是低风险产品。相对于理财产品,定存、结构性存款、大额存单等存款类产品,以及年金险、增额终身寿险等银保产品更热销。”农业银行一位理财师告诉记者。上述工商银行的理财师也表示,去年11月开始,理财产品受债市影响基本都有净值波动,其所在的网点中老年客户偏多,风险承受能力相对较低,从去年下半年至今,客户配置定期存款的较多。而记者2月14日前往恒丰银行探访时,一位理财师直接建议记者存定期和活期,原因是收益有保障。建设银行一位理财师也直言,她建议选择定存或选购年金险、增额终身寿险。只有记者在华夏银行探访时,该行一位理财师告诉记者,该行2月份有新发的低风险理财产品四款,其中,2月8日至2月14日发售的华夏银行固收债券封闭式70号293天,年化业绩基准4.45%(新客户4.48%)的产品已于2月13日提前售罄。此外,工商银行和农业银行的理财师均表示,当前,基金等权益类产品的咨询和热度较年前略高。

发展趋势:

固收为主的多元化产品格局将持续深化

当前,理财市场仍然比较冷的原因是什么?农业银行一位理财师告诉记者,如今理财市场相对较冷,主要是因为去年理财市场波动比较大。“2022年金融市场的超预期调整,使银行理财经历了产品的破净和赎回,投资者对理财产品的信心受到冲击,这是资管新规发布四年多来未曾遇到过的。”2月8日,农银理财董事长马曙光在农业银行专项投资者关系活动上如此表示。

2023年的理财市场走势如何?会一直冷下去吗?马曙光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与2022年相比,2023年国内经济总体处于复苏轨道,加上过去一年居民积累的超额储蓄,都有利于释放理财业务增长潜力。相信2023年,理财业务能够从2022年四季度的低谷中走出,在一个更加坚实的基础上实现稳中求进。他还表示,在产品布局上,农银理财2023年将积极研发非现管低风险低波动产品、行外代销系列现管类产品,合规布局摊余成本法产品,加大ESG、共同富裕、养老等特色产品发行力度。

在中国经济逐步恢复的预期下,市场机构纷纷看好2023年权益类资产的表现,一向以稳健著称的银行理财也不例外,将加码权益投资。中国理财网显示,截至2022年底,共有10家理财公司存续了25只权益类理财产品。普益标准研究员秦婧接受媒体采访时认为,固收为主的多元化产品格局在2023年将持续深化,与此同时,混合类和权益类产品占比将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