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岱财评丨银行股再获外资青睐,二次降准后市场现积极信号
近期,国内稳经济、稳预期政策“组合拳”精准发力,叠加8月金融数据超预期改善,社会对宏观经济运行持续好转的预期增强,不少机构开始看好A股银行板块估值修复,市场也传来了积极信号。9月20日,国新办举行经济形势和政策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强调“中国经济不存在所谓的通缩,后期也不会出现通缩”的问题,后续还将继续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不断提升逆周期调节能力。
在当前A股成交量持续地量的态势下,市场情绪普遍悲观,然而业内对银行股的估值修复并非盲目乐观。由于我国银行股存在高增长、低估值的现象,从上周开始,A股银行板块频繁获得北上资金的青睐,同时也吸引了众多股东增持。工商银行、交通银行、中国银行、渝农商行等获得北上资金超亿元净买入,建设银行、沪农商行等则获得超千万股的增持,江苏银行仅9月以来就发布了3次股东增持公告。
特别是国内方面,中国人民银行年内二次降准+中期借贷便利(MLF)持续加量续作等“大招”叠出,缓解了9月中旬银行体系流动性的迫切需求,有利于维持银行息差在合理空间,提振了市场信心,银行股也因此成为已连续六周流出A股的北上资金逆市加仓的对象。
9月14日晚,央行突然宣布将于15日立即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此次下调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约为7.4%,预计释放中长期流动性超5000亿元。加上今年3月落地的首次降准,两次降准共降低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释放中长期流动性超万亿元。降准当日,央行还开展了5910亿元MLF和1390亿元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其中,14天期逆回购利率自1月份以来首次下调至1.95%。此后,江苏银行一马当先,获得逾5.91亿元净买入,位居净买入榜首,增持逾8369万股,总持仓达到7.57亿股,创10个月来新高。
19日,沪股通排名前三的活跃股均为银行股,其中江苏银行以3.44亿成交净买入额占据首位。20日,6个实现资金净流入的申万一级行业中,银行业以超34亿元净流入连续两天排名第一,其中农业银行个股资金流入较多。
(证券时报发布的9月19日沪深股通十大活跃股)
国际方面,今年全球外汇市场波动较大,近日金融监管部门多次动用外汇工具箱,防范汇率超调风险。上周受美元指数走强影响,人民币汇率快速贬值,离岸、在岸人民币汇率一度跌至年内低点。但随着年内欧美主要发达国家央行加息将结束,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被动贬值承压的状况正有所改善,一篮子货币稳中有升。
为提升金融机构外汇资金运用能力,9月15日,央行将外汇存款准备金率由现行的6%降到4%。截至2023年7月底,央行公布的外币存款余额为8218亿美元,此次下调有超164亿美元的外汇被释放。银行手里有更多外币可以贷出去,作为外汇贷款赚取利息,同时也增加了外汇的供给,有利于缓解人民币贬值的压力。
9月19日,央行再次在香港增发150亿元6个月期人民币央行票据,中标利率3.38%,创下同期限香港央票有记录以来最高。在港常态化发行人民币央行票据,有利于增强人民币投资产品对外资的吸引力,吸收更多离岸人民币流动性,维护离岸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
今年以来,央行已两次降准、降息,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明显降低、信贷需求被释放,银行信贷扩张能力得以增强。加上政府债券的大规模发行,9月新增信贷和社融数据有望进一步上升,银行基本面将进一步改善。预计后续,央行很有可能拿出更多政策工具,稳定汇率市场预期,给银行支持实体经济以更多支撑力,立足长远,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